调控进逼二三线城市迫大型房企降价
2011-08-20 04:17 作者: 来源:
以资本腾挪术转入二、三线城市进行开发取得不俗业绩。
在国家从严调控楼市的背景下,大型房企正以资本腾挪术转入二、三线城市进行开发,并取得不俗业绩。而随着调控向二、三线城市的进逼,降价求量或许将成为更多房企的选择。
据新华社电 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家房地产企业公布了半年报,数据显示,小型房企日子有些紧巴甚至是捉襟见肘,但大型房企日子过得挺滋润。 万科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65.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56.5亿元,同比分别上升76.7%和78.6%。中海地产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22.3亿港元,同比增长85.9%;龙湖地产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74.1%。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从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来看,大型房企的销售业绩依然跑赢了市场大势,这意味着对于大型房企而言,由资金链断裂带来的被动降价的压力十分有限。
在2008年的楼市降价潮中,正是万科、恒大等大型房企率先降价,从而引发了楼市的深度震荡。但目前来看,大型房企中仅有部分项目价格微降或者是暗降,这对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及时腾挪搞活大房企
今年出台的调控措施可谓五年来最严,但大型房企似乎不为所动,业绩不减反增。 对此,张大伟表示,相比中小型房企,一线大型房企在今年的调控周期下,及时腾挪布局,受到的影响自然更小。
据他分析,大型房企凭借以中小户型为主的产品结构和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项目布局,销售业绩依然跑赢大势。保利、万科等规模较大的开发商销售回款较好,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比较均衡的全国性布局,这有利于分散销售风险。雅居乐、招商、中海业绩较好则是因为非限购城市的在售项目贡献率明显提升。
“以价换量”来维持生存
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表示,一旦二、三线城市开始执行限购政策,势必会对房企下半年的销售业绩和资金状况再次造成巨大冲击,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房企,只能“以价换量”来维持生存。
张大伟认为,在调控周期下,房地产企业兼并行为更加频繁。中原地产统计显示:前7月房地产行业内公开的股权并购数据合计为62宗,总涉及金额达到了175.3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6宗及86.85亿元分别上涨了72.2%及101.9%。
可以预期,降价促销、加快资金回笼和规模扩张将成为大型房企主动寻求行业地位改变、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战略选择。下半年,更多开发商将在更多城市展开降价促销,行业整合加剧是大势所趋。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