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去投机化不能靠限购

2011-08-17 11:32    作者:   来源:  

  据报道,房地产调控持续性、不减弱的信号还在持续传递。有媒体从权威渠道获悉,住建部正协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关政策,使房地产去投机投资化,回归到正常理性的轨道上来。

  这条新闻配合上住建部下发的限购五大标准,以及要求各省在8月20日之前上报所辖区内各城市的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情况,让人难免会怀疑又一轮限购风暴即将来临。而且我们粗略看看此次住建部下发的限购五大标准会发现,几乎不可能有城市达不到其中的两条,即开展限购的底线。所以可以预见,住建部的房地产去投机投资化举措十有八九就是在年底展开新一轮的大范围限购。

  但正如诸多学者呼吁的那样,限购终究不是万能药,也不是一个可以作为长效机制使用的良方。从本质上讲,限购的实质是为了抑制一地的房价过快上涨,但当全国范围大面积限购的时候,这种抑制实际上从宏观讲是无效的。并且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如果执行五年左右尚可,但如果限购一旦持续到十年以上,我们的很多涉及户籍的改革将无一能推动下去。当然最关键的还在于,限购只能承载短期内抑制一地购房需求的作用,若让其再承载去投资化、去投机化等重任,怕是细绳栓大象了。

  所以,笔者认为,限购只能算作一剂降温药,对于高烧的房价而言,它只能起到短效降温避免病情恶化的效果,却不能治病。因此,在我们正确认识限购确实起到了瞬间压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后,我们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应当快速转到寻求建立长效机制以打压房产泡沫的重心上来。否则,在我们没有真正解决房价过高问题的情况下,反而一味依赖限购带来的房价下降的假象和瞬间现象,并无休止的扩大限购范围,那么在限购失效之时,便是房价报复性上涨并引发巨大金融风险之日。

  而实际上,笔者之所以认为限购只有五年的有效期也并非空谈,其主要依据有三:一是从政府层面上讲,下届政府欲做出一些政绩和较大改革的话,以当前社会现状,其必然会向教育、户籍先开刀,如此算来,限购至多维持三年。二是从其效用来说,一方面限购铺向全国,那么抑制外地人口在当地买房带来的抑价作用就会锐减,甚至引发个别地区的房价大涨;另一方面在限购之后租金往往会提升,因此在初期的房价下跌之后,二手房反而会逆价上升并起到保价效果。三是以北京为例,按当前的市售房屋总量和销售情况来看,综合考虑未来几年的上市数量,商品房的全面消化大约需要五年时间。在此之后由于保障房占去了商品房的很大空间,市面上依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所以,在有关部门陶醉于一片限购带来的美好景象的同时,笔者希望决策者能尽早的醒过来。尽快的完成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以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我们目前做的,除了“细绳栓大象”的限购之外,就是“铁棒打苍蝇”的天量保障房建设,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断难长久,只能是一届政府捞政绩,后面三届政府擦屁股之举。

  因而笔者认为,既然住建部提出来房产要去投机化和投资化了,那我们就应当实实在在的回过头来考虑怎么单纯的去投机投资化。显然,在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制造业萎靡之下,要挤出房产的投机投资泡沫并不容易,但也并非无计可施,这其中打击空置房无疑是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只是可惜不但政府毫无此意,甚至连人口普查中得到的空置房数据都不愿公布,这种保护手段让人愈发看不懂政府调控的决心。而事实上是,不论涉及的利益团体多么强大,在这场关乎民心的斗争中,政府已然输不起了,也不能再等下去了。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