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量下滑10%

2011-08-02 02:45    作者:张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敏

  “限购令”等调控政策的作用,已经从住宅市场延伸到土地市场上。

  中国指数研究院昨日 (8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130个城市住宅用地共成交1.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4%,土地成交溢价率也较去年明显下滑。

  土地成交的低迷被普遍认为是住宅市场成交不佳所致。今年以来,为规避政策风险,开发企业普遍放缓了拿地步伐,使得一些地方的土地市场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受此影响,土地价值大幅缩水。前7月住宅用地溢价率仅为16.2%,不及去年的一半。而且,今年成交的“地王”价格与去年相比也“风光不再”。

  住宅用地完成率仅30%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1年1~7月,全国130个城市住宅用地共成交1.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4%(2010年全年增长31%)。与此同时,商办用地共成交5534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41.7%。其中,7月住宅和商办用地成交量环比降幅分别达到33.9%、47.3%。

  土地成交低迷被认为是市场成交不佳所致。据悉,由于难以预期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为规避政策风险,不少房企放缓了拿地步伐,并采取快速销售的策略进行回款。

  有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20个代表城市住宅总成交量同比下降5.2%,其中4个一线城市总成交量略有增长,16个二三线城市同比下降8.2%。

  事实上,政府供地步伐的缓慢也在影响土地市场的表现。上述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130个城市招拍挂市场共推出住宅用地2.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7%,计划完成率仅为30%。

  以北京为例,今年前7个月,北京住宅用地成交量同比缩水了近两成,商办用地的成交逆市上涨三成,北京土地出让收入为579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的35.2%。

  但在“前松后紧”的传统供地节奏下,不少企业仍觊觎下半年的土地市场。在北京昨日的一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型房企纷纷表示,欲利用充裕的现金流,出手下半年的土地市场。

  “地王”价格大幅缩水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王”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到目前为止,今年全国总价“地王”为深圳南山区地块,被招商局以64.4亿元的价格摘得,这一成绩若放在去年,甚至排不进前三。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今年以来成交总价前十名的地块价格仅为去年前十名的49%,单价“地王”方面,前十名平均水平仅为去年的56.3%。

  值得注意的是,在单价和总价排在前十的地块中,均没有北京的土地上榜,这与去年3月15日北京一日诞生三地王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调整土地出让制度,更多地采用招标出让的方式,甚少使用“价高者得”的拍卖方式。同时,为完成保障房供地计划,商品房用地捆绑保障房出让的现象频频出现,这被认为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

  上述数据显示,今年1~7月,130个城市的住宅用地平均溢价水平为16.2%,不及去年同期一半,亦低于去年全年的33.6%(2009年为51.7%)。7月,该溢价率仅为9.7%,接近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同期,商办用地溢价水平为21.4%,同比降低17.9个百分点。

  土地溢价率走低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土地出让的郊区化。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最近3年来,北京五环内住宅地块供应占比不足一成,房山、大兴、通州3郊区县的住宅地块占供应总量的比例超过五成。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