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渠道创新公租房建设
2011-07-23 02:47 作者:刘末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刘末 湖北报道
武汉市在筹集公租房房源过程中,除政府自建的传统方式外,还灵活创新,开辟了不少新渠道。通过新建公租房、调转经济房和廉租房、回购商品住房、收购改造二手房、划转政府直接管理并腾空的公房、与社会主体合作建设、在市场上长期租赁房源(包括探索私人出租屋用于公租房)等多种渠道筹集公租房,稳步推进了公租房建设工作。据悉,武汉市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为11.84万套,目前已完成过半。
公租房建设面临资金压力
三个多月前,湖北各市州政府立下“军令状”:全省32.86万套保障性住房须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其中武汉市承担11.8482万套,襄阳、宜昌、黄石三地分别承担2.8253万套、2.813万套和2.6309万套。一边是早已与上级政府立下的“军令状”,另一边是资金缺口依然巨大的保障房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足够的钱为当地民众盖房子,正成为地方政府的头等要事。
“跟去年相比,武汉市今年的保障房项目数量基本翻了一倍,所以项目资金压力确实比较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障房开发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家政策调控,到银行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越来越难。”
武汉市某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限定销售价格、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殊要求,放出去的资金收益相对较低,银行方面对保障房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保留。
政府租还建房当公租房
据悉,近日武汉市洪山区推出政府租还建房当公租房的新举措。据介绍,2011年洪山区公租房建设筹集目标为1600套。该区根据“城中村”改造项目多的特点,拟定了“租赁一批城中村改造多余房源”的思路。将马湖村、南湖村等“城中村”改造中村民自住的富余房源,采取“统一包租,政策补贴差价”的方式,逐步纳入公租房的管理范围。据初步统计,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提供房源接近800套。
洪山区政府介绍,按照政策,城中村村民拆迁还建除自住以外,一般都有富余房屋。经调查摸底,并与村集体协商后,村民表示愿意拿出部分房屋作公租房进行出租。目前,洪山区房管局已与马湖村、南湖村签订了房屋租赁协议,将城中村改造还建项目部分房屋作为公租房。
据介绍,以往武汉市部分城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地处偏远,交通生活配套不足,为人诟病。而公租房从城中村“突围”,可以提供位置更优、配套更全的房源。
广开门路筹集公租房
据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介绍,今年武汉市共建设筹集3万套公租房,时间紧任务重。为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武汉市公租房广开门路,允许各类投资主体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其他需求相对集中区域,投资建设、运营公租房。政策上,对符合条件的投融资主体有扶持,并通过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或者信托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
高校年轻教职工是住房保障的“夹心层”。洪山区鼓励支持辖区内大专院校利用自有土地建设教师公租房。如华中农业大学计划建设546套公租房,武汉科技大学计划建设650套公租房,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院校正在积极筹措之中。
洪山区发现,部分大专院校在建设限价房后,将存有大量的腾退房屋,该区将动员学校将这一部分房源转为公租房。另外,针对部分企事业单位存有闲置公寓楼的情况,洪山区拟整体买下,作为公租房使用。
目前,黄陂区公租房“佳海地产公租房”项目,有820套由民营企业兴建。建设方为一家名为“佳海地产”的当地民营开发商。该开发商投资开发佳海工业园,因园里企业众多,政府便以优惠政策鼓励其配套建设满足工人需求的公租房。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