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快马加鞭” 调控毫不松懈

2011-07-18 09:20    作者:记者 胡萍   来源:金融时报

  01

  对于保障房开工数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如下表述,“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总体顺利”,但“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开工率较低,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措施不完善”。事实上,正如李先生期待的那样,“数字”转化成看得见、住得着的住房才是真正的“实在”。据了解,保障房统计调查制度正在建立,将更好地反映保障房的建设进程,包括资金的投入力度,届时大家将获得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

  1000万套保障房

  力促房市格局生变

  欣喜也好、担忧也罢,不可否认的是,2011年1000万套、“十二五”3600万套正在从政府决策转变为各地的切实行动。未来几年,保障房的大规模入市对房地产市场冲击有多大?

  从住宅结构看,截至2015年末,保障房存量在中国住宅存量的结构比重将达到3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的住宅市场“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的双层格局初步形成。专家表示,保障房存量的增长从总体上会放大房地产供应,并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影响那些与保障性住房定位接近的中低端房地产项目,真正的冲击来自于“商品房持续压制、保障房持续扶持”的政策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随着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将逐步增加,这对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杨红旭说:“与10年前相比,我国房地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5年前相比,政策制度环境差别甚大;与保障房大规模建设尚未启动的3年前相比,住宅市场和住宅开发的形态几乎变样。在此形势下,全国8万家开发商各谋出路,"大国格局"趋于成形。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推进、房地产调控的持续进行、保障房建设的迅猛推进,这个曾经一度暴利的行业,正在渐趋回归。”

  房地产专家谢逸枫告诉记者,在坚持调控毫不动摇的情况下,一旦保障房建设下半年全部开工,市场库存和保障房及新增供应被调控迫出,导致集中释放,再加上融资渠道继续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必然受到重创,这种趋势一旦形成,房地产价格或将进入下行通道,且不排除部分开发商提前打价格促销战,抢占今年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

  集多重重任于一身

  保障房建设难言松懈

  按照相关要求,今年底要确保完成保障房400万套,保障房建设凸显出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决心。专家表示,保障房建设不光对巩固楼市调控效果意义重大,对于保证经济适度增速也有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大规模保障房入市能分流商品房需求,减弱房价不合理上涨的动力;另一方面,保障房建设可以带动钢铁、水泥、电力等数十个相关产业发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然而据了解,资金筹措仍然是当前各地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特别是在一些财力较弱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障房的建设进度。因此,如何在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创新机制等问题上下功夫,“让政策阳光温暖更多住房困难群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主任倪鹏飞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提供规模可观的政策资金,同时允许发行地方债券,鼓励社保和保险资金进入等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另外,对于中低端商品房较多的城市,政府可采取收购或者收储配租的办法,既消化存量商品房,又避免融资和供地的难题。

  杨红旭表示,当务之急是确保保障房建设的资金,近期已下发过两个文件,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资本金足额到位的通知》,发改委《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接下来还有可能出台贷款方面的通知。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