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现象追踪

2011-07-13 08:55    作者:李燕楠   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  

  ■ 李燕楠/文

  近日,受困于征地拆迁的“周口店现象”备受关注。这正是国内城镇化进程中镇域经济发展模式艰难转型的典型图景之一。

  《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了解到,自5月23日北京房山周口店镇启动云峰寺村征地拆迁工作以来,全村200户村民中与镇政府拆迁办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的仅有6户。与此同时,“500亩土地以流转为名被秘密征收”、“以租代征”、“违法圈地”等各种小道消息从村头镇尾向社会公众加速传播。

  面临拆迁上楼的村民关心“征地补偿款哪里去了”和“能否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地方政府显然不认为这是问题,因为“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征地拆迁程序合法,相关手续齐全”,他们更关注该一级开发项目如何按计划推进,这直接影响后续土地储备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而影响其既定的“以旅游为主业的宜居小城镇”的发展战略的执行。

  由于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打造“宜居旅游小城镇”的战略构想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被误读的土地储备

  周口店镇被拆迁村民之所以产生不信任情绪,首先是因为“征地补偿款”去向问题所激发的。

  周口店镇云峰寺村村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对云峰寺村村民的补偿款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征地补偿款,按照每亩15万元的标准支付;第二,土地承包经营剩余年限的补偿款,按照每亩每年1200元的标准支付,按照云峰寺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情况,一亩地可以拿到剩余17年的补偿款2万多元;第三,宅基地的拆迁补偿款,即按照宅基地面积、户口人数及地上建筑物标准进行补偿。

  在这里,“征地补偿”很容易与“拆迁补偿”混为一谈。记者拿到当地的拆迁相关材料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宅基地拆迁都有明确的补偿标准,而关于“征地补偿”一项,并没有针对村民的明确补偿标准和金额。在一份甲方为“周口店镇云峰寺村村民委员会”的农村宅基地房屋补偿协议中,详细罗列了“宅基地区位补偿价”、“房屋重置成新价”、“地上地下附属物补偿款”等10项拆迁补偿的构成。

  在署名“房山区周口店人民政府”的《房山区周口店镇中心区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的文本中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补偿”标准为相关权益剩余年限每年每亩1200元,“地上物补偿”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价补偿,宅基地区位补偿价标准为每平方米1380元。其中对征地补偿费的使用有一个解答:征地补偿费用于人员安置后,其余部分作为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地村经联社或者村委会,用于村民生产生活。依据《房山区农村集体土地征占收入管理使用办法》的规定,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经营和村集体公益事业支出,不得将此项补偿直接或变相地高标准、一次性分给涉地农户。

  周口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解释,“周口店镇是计划拿出征地补偿费用的20%给付被征地农民的,但具体的分配和使用方案并没有最后确定。事实上,包括云峰寺村在内的周口店镇中心区一期520亩用地很早就已纳入政府土地储备项目,2008年北京市第四期储备土地和入市交易土地联席会议决定对其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村民和媒体所指的500亩被征土地,早已于去年3月15日取得征地批复,土地储备机构共支付征地费用3458.85万元。其中,土地补偿2858.85万元,补偿标准为每亩15万元,人员安置费600万元。”

  负责项目实施的北京龙业兴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村民说他们只有土地流转每亩1200元的补偿是对拆迁政策存在误解,因为只有村民签定了拆迁协议之后,拆迁款和部分征地补偿款才会给到村民,打入村民的拆迁专用账户。”

  很显然,对失地村民而言,仅仅是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补偿和相关拆迁补偿费用无法令被拆迁村民满意。能拿到多少征地补偿、今后的生活如何安置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云峰寺村正式启动拆迁以来,周口店镇多次组织各种形式的关于镇域中心区开发以及征地拆迁政策的宣讲”,周口店镇有关负责人认为,仍有少数群众对相关政策不太理解,存在一些误读现象。

  失落的“人和”

  显然,在征地拆迁上的僵持必将导致多输的局面。

  必须看到,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正出现在周口店镇的面前。

  来自北京市发改委的消息称,北京市将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和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5类特色小城镇。

  此外,北京市正在研究起草小城镇发展试点的相关文件,加快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改革创新。总体规模为100亿元的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也将设立。

  在北京全部182个小城镇中,周口店镇的竞争优势何在?这是当前周口店镇及其全体村民所无法回避的拷问。

  今后一段时间内,北京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将是:探索推进土地、金融、人才、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转变小城镇发展方式,消除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从“工业兴镇”到“旅游立镇”,从重视“煤、石灰石、水泥”等工业品资源到珍视“北京人遗址、金陵、十字寺”等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宏观背景下,周口店镇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路格外清晰。

  按照2008年北京市规委批复的“2005年~2020年房山周口店镇总体规划以及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周口店镇将结合生态恢复、猿人遗址保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宜居小城镇。

  宜居小城镇的定位,决定了周口店镇域经济转型绕不开房地产开发或者旅游地产开发的业态,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到位之前,房地产业的市场空间仍然和城镇总体战略一样,仅仅存在于构想之中。

  “周口店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有极高地位,这一独特的优势肯定能够成为它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目前也正在规划如何将周口店打造成为一个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以世界遗产博览的方式,带动旅游、度假、会展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周口店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北京房山旅游产业的区级重点品牌项目,“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对周口店镇转变发展方式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征地环节的问题屡屡出现,也节节抬高了人们对拆迁补偿的期待。有人拿“千年等一拆”来描绘村民对于拆迁的态度和心情,但对于被“人类的起源地”光环笼罩了80多年但一直默默无为的周口店来说,如果因为拆迁一事错失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等待周口店镇还有村民的又是什么?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