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售房源临“警戒水位” 开发商死扛还是应变?
2011-06-30 19:00 作者: 来源:
部分开发商在不断自问:要不要扛下去?
如果说上半年,有相当比例的开发商选择捂盘等待市场回暖,那么现在,预期的调控松动信号并没有出现,越来越多开发商的策略正在悄悄发生转变。这背后关键的一个指标,即是市场存量房源快速上升的巨大市场和心理压力。
本报记者根据中房指数研究院独家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得知,仅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六大核心城市5月底的可售存量房源规模,以今年前五月各个城市的平均月度消化水平,武汉、杭州消化当前存量需要近2年时间,而北京也要至少17个月,深圳为9个月以上,广州需要近8个月,上海也需近7个月。
随着下半年供应放量,存量的消化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消化周期也将随之快速拉长。
难以遏制的存量递增
中房指数研究院提供的《上海市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商品住宅供求按月供求统计》显示,上海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市场存量可售房源面积以平均每月以超过20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1-5月,上海市场可售商品住宅的总面积分别为618.86万平方米、628.93万平方米、665.22万平方米、738.27万平方米、751.23万平方米,呈现明显的稳步上升态势。
同期,上海批准上市的商品住宅面积总计达到691.65万平方米,而相应时期的销售总面积为558.33万平方米,两者之间的差额超过130万平方米。
根据前五月上海单月的销售面积水平,目前超过750万平方米的可售存量房源,完全消化,理论上需要近7个月的时间。其他5个代表性城市,当前可售存量所需消化时间较上海更长,最长的武汉和杭州均需要近两年的时间。
数据显示,武汉可售商品住宅存量面积,已从今年1月的1342.75万平方米,快速攀升至5月的1868.44万平方米,且4、5月两月的可售面积总量均保持在1800万平方米高位以上,而其上半年前五月平均月度销售面积不到80万平方米。
更严重的问题是,据记者综合相关信息发现,下半年楼市的供应量,将大幅超越上半年,众多开发商将重点楼盘的上市时间定在了下半年。
这就意味着,下半年可售存量房源的增速很可能将进一步提升,而市场的月度消化能力,目前并没有大幅增加的迹象。
结果就是可售存量房源的所需理论消化周期将进一步拉长,市场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存量压力。
“死扛”就是死局
可售存量房规模不断壮大的背后,首先是今年多数区域市场供求比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无疑将推动存量房“水位”下半年继续“上涨”。
再以上海为例,CRIC数据显示,据对上海全市重点区域监控数据显示,商品住宅的供求比长期处于1以上,且有不断上升趋势。近几周上海商品住宅的供求比,已经处于1∶0.52和1∶0.68这样的危险水平。
“供应持续增多,预期正在改变。”世联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行情,资讯)在其研究报告中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5.7%、40%,这些项目将从今年下半年起进入供应高峰期。1-5月,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新增预售量均为负增长,开发商推盘并不积极,下半年楼盘可能会集中上市。
对此,大部分开发商心知肚明。据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截至6月25日统计,上海市2011年7月打折优惠楼盘共计136个(含别墅),环比6月涨幅高达17%。其中最低优惠8.5折,优惠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
但也有不少例外。据新浪乐居截至6月23日下午6时对官方数据核实,上海内环内不乏零成交或是滞销的楼盘,有些楼盘零成交达4个月。
世联地产研究认为,在需求未形成明确预期之前,正是开发商促销推货的大好时机,一旦预期明确,可能会像2008年那样,即使降价也未必有成交量。若是开发商继续像上半年那样消极应对,在保障房大量上市后,再大张旗鼓降价促销,可能已经晚了。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