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房产化”释放的积极信号
2011-06-24 00:02 作者:邢飞 来源:京华时报
开矿、做药、拍电影……2011年的地产调控,正在催生出一个奇特的行业迹象,企业对于房产之外“第二职业”的探索和介入,逐渐从个体现象演变成为行业潮流,这是以往历次地产调控不曾有过的现象。
与时下房企“去房产化”形成极大反差的是, 2007年房地产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以来,一些行业知名或领先企业纷纷出现在房地产业的榜单中,这个名单上企业涉及纺织服装业、食品饮料、批发零售业、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
在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原理之下,房地产高利润吸引众多企业涉足可以理解。不过,仅2009年就有近30家房地产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置换方式借壳上市。房地产业务已成为A股市场分布最广泛的行业,不仅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数众多,而且涉足房地产领域的非地产公司也为数众多。
千军万马进军房地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房地产化的风险,经济房地产化将导致社会资源短期向单一行业集中,也就是为学界担忧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由此导致众多宏观经济政策不得不看房地产眼色行事。
比如,按照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的观点,目前中国面临的两个问题是输入型通胀和国内的经济在减速。然而由于房价迟迟未见松动,导致紧缩的调控一直紧绷,房价“拐点”越早出现,政府严厉的调控政策越早减轻,房价越早下降,越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万人热捧到风光不再,房企“去房产化”正在释放中国经济产业格局优化的积极信号,这对于房地产并不是坏事,只要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不变,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就不会动摇。只是,当房地产开始退潮之后,那些低头苦练内功的房地产企业还是会以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市场尊重。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