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最贵楼盘吃罚单考验房产调控
2011-06-19 10:42 作者: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来源:人民网
中赫集团在“天价”事件上长袖善舞,底气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其成本的低廉和土地资源不可复制的优势。此外,还缘于相关制度的缺失。
在全国控制房价的总趋势下,逆风而动、以每平米30万的单价蹿至北京乃至全国最贵的“钓鱼台七号”,目前被相关部门处以罚款171.9万元,理由是“精装修工程存在违规开工”问题。
面对这样的结果,当事的中赫集团声明撤销原有定价:“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国家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现房房源定价过高或将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
171万罚款,这个在一般民众眼里不小的数字,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只不过是一道小甜点。试想,按照“钓鱼台七号”30万的单价、上千平米的面积,仅区区一套住房,售价就在3亿元以上。
当中赫集团逆风而动时,未尝没有考量可能引发的后果。现在局后盘点:中赫宣布“留作自用”的天价房,本来就被业界怀疑是无意出卖的“托底”之秀;而恢复网签的22套房源,公开报价依旧在12万-17万这一弹性很大的高价范围之内。相比于其引发的全国性的“眼球经济”,尽得“四两拨千斤”之妙。
中赫曾被质疑“科研用地变身宅地”,舆论也曾广泛认为其实际成本仅在三四万元,如今随着取消网签,这些质疑被打包进入幕后,中赫通过罚款的方式,借住建委等有关部门强化了自己的“清白”。但程序的清白无法平息民众的怀疑和思考。中赫集团在“天价”事件上长袖善舞,底气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其成本的低廉和土地资源不可复制的优势。这块香饽饽,从曾经的军队建设用地,到以“科研用地”的名目被征用,到未经招拍挂程序转让,直到作为天价房源在市场横空出世,每一个转换环节都讳莫如深,凸显的是监管部门的无为。
“钓鱼台七号”的问题,还缘于相关制度的缺失。目前商品房采取市场定价,理论上取决于供求关系。但当一个市场尚不成熟时,销售商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操纵价格。对此,与成本挂钩的“反暴利法”可以说是一个紧箍咒。但目前,我们对“暴利”还缺乏法律上的严格定义。当“钓鱼台七号”以三四万的理论成本,叫出30万元的天价时,可以说,是在洞察国情基础上的一次有恃无恐。在目前经济形势复杂紧张、房地产调控到了攻坚阶段的形势下,如何应对这类挑衅,考验着决策部门的智慧和勇气。
(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