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按揭增供地2招遏市 海外买家楼按劲砍

2011-06-11 01:59    作者:林德芬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讯】记者林德芬报道:本港楼价一路攀升,引发泡沫担心,港府昨日连推两招遏市,包括增加供地及收紧楼按。财爷曾俊华昨早刚刚提醒市民注意愈来愈大的置业风险,金管局昨日下午即宣布再度收紧楼宇按揭成数,继续调低700万元以上楼按的成数,更首次限制「收入来源非来自本港」的买楼按揭申请,其按揭成数比正常要低1成。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指,现时楼价已超过97年高位,利率风险亦较97年为高,新措施旨在提升风险管理,但强调在措施推出时,会小心谨慎照顾「上车」人士。

  700万以上楼按普降1成

  面对楼价升势持续,金管局自09年以来,昨日已是第四度出招,再推出五项收紧按揭措施。金管局向银行发指引,要求加强楼按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当中包括1000万元以上豪宅,最高按揭成数降至五成;700万至1000万元的楼宇,最多可借6成按揭,上限是500万;700万元以下楼宇,维持做7成按揭,贷款额上限是420万元。

  银行按揭风险上升

  陈德霖早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已经做出继续收紧楼按政策的暗示(见昨日A1报道),昨日他在记者会上表示,当局透过全面性观察,包括就近期楼宇买卖的成交、价格、政府卖地成绩,以及市场反应等,判断本港楼市,在经过3月及4月的淡静后,楼市上升周期仍然持续,故令银行按揭业务风险上升。

  陈德霖表示,当局收紧标准旨为提升银行风险管理,为维持本地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金管局一直持审慎及严谨态度,因应按揭业务风险上升,当局自09年以来,第四度推出逆周期的监管措施,并会继续在适当时再推出措施。

  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则指,新措施是为了增加银行风险管理,不认为会引发资金外流风险。他透露,截至首季本港与物业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52%,与住宅相关的贷款余额则占32%,有关水平仍然较高,提醒银行须留意按揭贷款的风险。

  谨慎照顾「上车」人士

  至于新措施会否影响那些想置业人士,陈德霖指,在推出新措施时,会小心谨慎照顾「上车」人士,部分按揭成数仍维持在最高70%的水平,部分有需要人士,更可利用按揭保险计划,将贷款成数提升至90%,金管局并不希望影响上车人士。

  不过,陈德霖承认,新措施或会令部分人士需要支付的首期增加,但强调只会是其中一个影响,重申措施主要目的,为提升银行风险管理,以防市况逆转时对银行带来冲击。

  否认限制内地客置业

  针对非本港居民来港炒楼,金管局更首次限制「收入来源非来自本港」的按揭申请。陈德霖指,为协助港人置业,将限制主要收入并非来自本港的置业者,不论买入物业的种类,申请之按揭成数,必须下调1成。即若申请之按揭成数为5成,有关人士获批之成数仅4成。上述宣布的一系列措施,将会即时生效,但在今日或之前,签署临时买卖合约的买家,则不受影响。

  被问及首次限制「收入来源非来自本港」的按揭申请,是否针对内地人来港炒楼,阮国恒否认此说法,但承认他们会受影响。不过,申请人若能证明与本港有紧密联系,如申请人被本地户主派往外地工作及申请人的家人在本港定居,银行都可以酌情处理。

  下调净资产贷款成数

  另外,金管局更将以按揭贷款申请人资产净值为依据所批出的按揭贷款,最高按揭成数由5成一律下调至4成。阮国恒表示,以资产净值申请按揭的人数,由09年当局未推出有关收紧按揭措施前的5%,升至去年底的近10%,反映增速较快,加上这类贷款风险较高,申请人多数没有固定收入,亦难以定期核实申请人的资产净值,故金管局将这类贷款的最高按揭成数由5成降至4成。

  至于部分持有数个单位的按揭贷款人,阮国恒指,金管局已发通函提醒银行,若申请人有较高按揭风险,如申请人涉及多于一项未偿还的按揭贷款,或工商物业的按揭贷款,金管局建议银行收紧按揭,调低按揭成数,或可要求借款人存入一笔足以应付一段期间内供款的款项。

  他又指,若金管局发现申请人,有多过一项按揭贷款及剩余额度高;而所批按揭成数高的时候,当局可要求银行解释。

  

||||||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