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新房喜洋洋
2011-06-05 07:57 作者:李艳芳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初夏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另有一番风景。公路两旁的一排排农房红瓦白墙,在一片片绿色农田的映衬下,整齐而漂亮。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我省确定了建设农牧区保障及奖励性住房50万套,基本解决农村牧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大湾村、水泉湾村家家忙着盖新房
5月25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大湾村、水泉湾村一派热闹景象。搬砖头、和水泥、砌墙……村民们家家都在忙着盖新房。
正在砌墙的宋云奎脸上溅满了水泥点,“以前,我们一家五口住在山上,冬天下大雪封了路,车难走,孩子上学也不方便。知道我们村要统一搬迁,我早早准备好了,政府给我补了两万多块钱,我自己再出点,新房就能盖起来。”说着,老宋指着刚打好地基的院落,说:“这边是客厅,这是卧室,靠路边这间还可以开小卖铺。”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桥头镇大湾村、水泉村位于山顶,自然条件差,为改变群众居住环境,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2011年,两个村223户居民整体搬迁至老营庄村上湾,其中农村危房改造及奖励性住房建设补助资金56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338万元。
“进新村住新房,我享福了!”
60岁的焦桂台住在大通桦林乡胜利新村。能住进新房,是焦桂台老人最高兴的事。“在山上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住进这么敞亮的新房,高兴啊!”老人执意拉着我们进屋参观她的新房。老人住的是一座二层小楼,宽敞的客厅很干净,亮堂的暖廊显得温暖舒适。然而,就在半年前,焦桂台老人一家还居住在西沟村尕窑洞半山腰的土坯房里。“时宜新村住新房,我享福了!”焦桂台老人笑着说。
统一安装的铝合金窗户结实美观,玻璃暖廊通透明亮,村民在休闲广场聊天、散步。这是记者在大通桦林乡胜利新村看到的景象。胜利新村2011年整合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99万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人畜饮水、供电工程、道路建设、卫生厕所等项目。
“新房改成农家乐”
踏进多隆村,仿佛到了影视基地。宽敞的水泥路两边是整齐的白墙红瓦院落,家家户户门前的花丛中,统一立着木质复古门牌。为改善旅游景区及桥阴公路沿线整体面貌,多隆村动员群众对农户大门和庭院围墙统一改造,配套实施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道路硬化、村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靳占智一家去年享受到了农村奖励性住房补助,建了新房。今年,他把新房改成了农家乐,打算趁旅游旺季发展第三产业。进到靳占智家的农家院,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原来灶台上在焜洋芋。“村里统一规划后,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还带动我们发展农家院,今年我要好好干,把我的农家院办的红红火火。”
今年,省政府启动实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通过整合农村各类住房建设项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村庄环境整治、扶贫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涉农涉牧项目,实施整村推进,给农牧群众开辟了一条条致富之路。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