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子有点空 地方仍期待后市涨地价

2011-06-03 21:23    作者:   来源:华夏时报  

  土地市场遇冷,并不止是北京一个城市的表现。从今年年初开始,开发商审慎出手拿地,土地流拍已是常见现象。而从今年年初开始的土地成交僵局,正挑战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土地市场全国遇冷

  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内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土地流拍、成交冷淡的“土地僵局”。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上海市成交235幅土地,土地总价款375亿元,同比下降32%;杭州方面,前4个月,杭州出让的住宅用地一共28幅,成交总额123.31亿元,不及杭州去年同期的2/3。

  “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遇冷,可以说影响的并不只是当地最近一个时期的土地成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成交低迷的预期下,一线城市频频出现底价成交或者流拍,对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交易也有明显的打击。”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显示,全国120个城市一季度推出的住宅用地面积9661万平方米,比2010年四季度下降3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

  南京、武汉、天津等主要的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大部分地块底价成交。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5月,南京共公开出让28幅土地,其中17幅地块底价成交,1幅流标,1幅延期拍卖,仅9幅溢价成交,土地市场明显降温。而在武汉,5月份推出的13宗地块,仅3宗地进入竞价程序,其余10宗均以底价成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土地市场目前遇冷是必然的,这说明房地产调控已经开始取得了成效。尤其是国土部门对高价地块的严控,也使得地方政府在推地节奏上发生了变化。

  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23日-29日一周,全国20个主要城市土地整体推出量大幅下跌,共推出土地43宗,较前一周减少120宗,环比下跌74%。

  土地财政收入锐减

  在严厉调控之下,土地供需双方均呈现出大幅降温,而毋庸置疑的是,土地出让遇冷的最直接结果,则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难免会受到影响。

  调控政策最严厉的北京首当其冲。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和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北京市土地成交收入2506094.7万元,同比2010年1-5月的6152014万元,降幅达59.3%。

  其中,住宅类用地的出让金收入下降则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10年1-5月北京居住用地和含居住用地的地块成交金额约466.8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76%,而2011年同期居住类地块成交金额约为75.4亿元,仅占总成交金额的30%,同比降幅达84%。

  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上海市成交235幅土地,土地总价款375亿元,同比下降32%;杭州方面,前4个月,杭州出让的住宅用地一共28幅,成交总额123.31亿元,不及杭州去年同期的2/3。

  “就目前来看,土地收入仍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但是,在目前成交持续低迷的预期下,地方政府为了给后期入市地块有一个提升价格的空间,因此主动对推地速度和节奏进行控制,并创新其他土地融资模式,以解决土地收入下降带来的财政短缺。董映颉

||||||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