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信息应再透明些
2011-06-03 09:16 作者:于祥明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目前楼市进入“三不”时段。成交量不死不活,房价不上不下,保障房不明不白。楼市基本陷入僵局,保障房则被视作打破僵局的利器之一。
然而,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究竟进展如何,却还不够明晰。社会各界对保障房建设目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担忧到目前为止并未完全消除,而眼前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隐忧、异化又使这种担忧增加了几分。
记者注意到,对于保障房建设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两种现象。其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热情升温,包括陕西、河北等省调高了保障房建设目标,东部地区相对进展较慢;其二,为建设保障房,地方政府高息借债、商品房配建、打包给央企等种种融资模式可能隐藏着高息风险。
目前来看,中西部城市建设保障房的热情,整体高于东部地区,因为地方政府可以从中“获利”。对于一些省市,保障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保障民生的一个新的利益结合点。相反,由于利益平衡点难寻,一些东南部房价更高的省市,建设保障房的热情并不高,这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由于保障房项目的盈利模式尚未成熟,且耗资大、回收周期长,一些政策都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整体上社会资金及银行信贷参与保障房的积极性仍有待挖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保障房建设融资的多样化。但是,只要将各种尝试都放在大众眼下,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就是好事,这绝对有利于保障房健康发展,防其“异化”。
日前住建部已发文要求各地公开保障房建设信息。但是,记者却认为这还不够。因为,保障房既然已经成为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十二五”时期重要的民生建设项目之一,其理所当然应该纳入到国家统计局的视野,定期公布保障房投资、开工、竣工、销售一系列情况,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个别部委“推一推”,各相关部门才“动一动”。(记者 于祥明)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