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商品房反暴利治标不治本
2011-06-01 02:01 作者:尚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尚希 发自北京
房地产行业暴利,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的一番话引发了公众对于房地产行业利润的关注:“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但是我认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而就在近日,以每平方米30万元高价横空出世的钓鱼台7号院再次将暴利话题牵引而出。
“以钓鱼台7号院这个项目为例,很多人说成本在4万元/平方米左右,为何会卖出如此高价,这就是暴利。我认为这样评断并不正确。”北京一位知名开发商告诉记者,以项目当前售价与拿地时的楼面价来对比是否暴利,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土地增值迅猛。
早在2009年5月,国土部就曾对全国105个城市共620个项目进行了低价动态监测调查,调查的房价为商品房开盘时的平均售价,对比的地价为土地出让时的楼面低价。北京共有21个房地产项目被抽查,其中,位于石景山区的鼎城,地价房价比最低,虽然当时项目售价为15000元/平方米,并没有比周边楼盘价格高多少,但是楼面地价仅为2000多元/平方米。更有甚者,位于北五环的润泽悦溪,楼面地价仅253元/平方米,房价却卖到20000元/平方米。
由此清算出的房地产行业暴利项目令人唏嘘,但上述开发商则认为,如此“刻舟求剑”的计算办法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房价之所以出现暴涨,很大的一个因素便在于土地招拍挂的出让政策。土地处于垄断,有垄断便有暴利。”在其看来,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促使类似钓鱼台7号院这样的项目可以以“位置稀缺”而无限制地抬高销售价格。
该开发商同时指出,房地产行业开发周期较长,从拿地到开发、销售往往要经历数年,还有很多无法计入账本的成本,比如整体利润被年限摊薄等等开发风险同样决定了房地产商的定价。而由发改委提出将针对商品房“反暴利”的相关措施,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有些“治标不治本”。
“商品房的价格完全是市场所影响的,也正是被购房者所捧高的。”著名经济学家李开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没有市场,开发商自然会调低价格,但现状却是,即便认为有暴利,却依然有人买账。
他认为,国家调控的重点应该是着眼于保障性住房,依靠行政手段来调节商品房价格很难达成效果。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