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收得越少越成功?

2011-05-26 15:54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5月23日,在就房产税问题接受记者专访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按目前房产税试点城市的方案来看,房产税收得越少,说明房产税试点越成功。这样的认识是有害的,也是不符合金融规律的。

  政府开征房产税的目的必须厘清。开征房产税,是为了寻求替代“土地财政”的良方,而绝不仅是为了抑制高价房。

  “房产税收得越少越成功”的逻辑显然与此背道而驰。沪渝两市都实行了针对高房价的差别化税率,如在上海,本市居民新购的第二套商品房,按平均房价的两倍为界,分别实行0.4%和0.6%两档税率。在重庆购买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的,按前两年平均房价的3倍、3至4倍和4倍以上,分别设定了0.5%、1%和1.2%三档税率,重庆居民购买普通住宅不征税。

  上海和重庆房产税收得少,只能说明价格高的住房卖得少。这意味着高价房的需求低,那么高价房的价格上涨的概率就小。而如果高价房的价格不涨,低价房的价格上涨空间就不大。据了解,重庆市今年应税高档房的成交价同比已经下降了10%。从本质上来说,沪渝两地的房产税是对某一区间以上的高价房的惩罚性税种,既不是持有税,更不是资本利得税,与通常意义上所称的物业税意义完全不同。

  如此房产税埋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房地产多了一个抑制高价的税种,却没有解决中国房地产的心腹之患。虽然还未到征税周期,目前判定房产税数量为时过早,但两市房产税总体较少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今年两市房产税收入高达1亿元,对地方财政仍然是杯水车薪,两市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不会因此下降。今年前4个月,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均减少超过三成,北京更是大幅减少55%,至今年下半年,一些地方政府将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变异的房产税却温柔无力,被加上成功的桂冠端坐一旁。

  房产税是政府所掌握的最重要的房地产市场做空工具。我们必须从中国税费结构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局上认识房产税,而不是向既得利益阶层一味绥靖,使新税种堕落成为无关痛痒的杂税。与此同时,应当开辟通向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使民间资金最大限度地参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变革,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