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房企拿地总量创历史新低

2011-05-19 07:32    作者:林劲榆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林劲榆

  房地产调控政策紧缩基调不变,市场进入持续低迷期,开发商拿地越来越谨慎。中房信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4个月,15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拿地总量基本呈逐月下降趋势,并创出2010年以来拿地总量和成交总价的月最低纪录。

  房企拿地已是“有气无力”

  2011年4月,15家大型地产企业的拿地热情逐渐降温,拿地策略趋于谨慎。据统计,4月,以万科、金地、招商地产(000024,股吧)等为代表的15家典型企业通过招拍挂方式新增土地总建筑面积约260.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环比下滑66%;成交土地总价约56.88亿元,同比下降70%,环比下滑59%,这两项数据创2010年以来拿地总量和成交总价的最低纪录。

  从各家开发商拿地公开信息来看,4月份,万科通过收购的方式以31亿元获得总建面积57.2万平方米的广州万科红郡项目,金地7.7亿取得南京城北尧化门板块商住项目,保利地产(600048,股吧)7.885亿取得广州荔湾住宅项目等。随着房产市场形势的变化,一些地产企业已开始调整拿地策略。

  中房信分析人士表示,纵观2011年前四个月,剔除比较特殊的2月份,15家典型企业拿地总量基本呈逐月下降趋势。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未来市场走势并不明朗,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是受制于银根紧缩、销售回款速度等因素,导致企业资金面压力增加。

  保障性住房利润被严控

  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宏观调控风口浪尖的当口,保障房建设进入了开发建设的高峰期。4月20日,中央财政宣布,将增加安排18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4月29日,财政部下拨2011年第二批中央补助专项资金337亿元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随着,全国各地的保障房建设计划也纷纷出炉。

  中房信有关分析人士表示,中央财政的资金投入表明我国政府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视。在目前房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限价、限购等调控手段的出台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开工建设才是打破房地产市场僵局、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措施。“开发商建设保障性住房利润相当有限,”昨天,一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保障性住房的收益水平只有5%左右。

||||||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