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吹“平层”风
2011-05-12 11:09 作者: 来源:
劲吹“平层”风
市中心劲吹“平层”风记者 林硕记者 陈娟“限购”当前,相对受政策影响较小的“刚需盘”,近期成为楼市的销售和成交主力。不过目前市场上,一批定位于改善型需求或者终极置业的“大平层”户型,也在积极争夺市场。
图/记者 胡伟鸣
“大平层”开始流行
“新政下置业终极选择”、“平层一步到位”……在“限购”时代,大平层的卖房广告反而迎来一波新高潮。
其实,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大平层”早已不是新概念。在“限墅令”后,大平层住宅凭其能和相媲美的空间尺度,以及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迅速受到市场热捧。如单价数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北京御园、上海[ ]、[ ]、九树等大平层项目,在楼市刮起一场平层豪宅风。
在武汉,大户型并非新事物,但真正掀起“平层豪宅”风暴的,却要从去年[ ]公馆入市开始算起。也几乎是从万达公馆开始,定位高端的大平层产品陆续出现。
万达公馆在武汉[ ]大户型仅做三房的先河。230-320平方米空间仅规划三房,空间阔绰,并推出全精装配套。近期,[ ]推出170-260平方米的平层大户型;三金华都加推122-200平方米平层墅级公馆,旗帜鲜明的直指传统别墅客群。
除了市中心的高端楼盘,大平层也在向近郊扩散。如位于江夏的[ ]大湖第除了220平方米的传统别墅户型外,目前还在售300平方米的大平层房源。
据了解,武汉的大平层产品目前多居于城市中心地段,区别于传统的郊区低密度别墅,更多的呈现出高层化、高端化、配套优的特征,带来新的空间感和功能创新。
市场潜在需求
大平层产品密集上市,是开发商跟风的产物,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
克而瑞分析人士指出,大平层产品的集中出现有其必然性,既能享受主城的便利配套,也能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在楼市进入一定阶段,武汉也开始出现“大平层”,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更多的开发商,开始看到大平层市场潜在的需求。
不少事业有成的群体,经历了首次置业、首次改善、再次改善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希望在城市中心拥有一个舒适的终极居住空间。
克而瑞张健认为,随着国家重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市场的高端化很难改变。在调控的大环境下,不少大平层产品打出终极置业的旗号,既考虑到了舒适性,也考虑到了实用性。
当然,严厉的“”,是大平层产品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
目前面积大、总价高的大平层购房者,大多属于多次购买的改善类和长期投资类的高端购房者,买房名额的限制,直接剥夺了他们的买房资格。出于对未来楼市风险的考虑,“先卖再买”的行为也变得更加谨慎。
创新才是王道
其实,大平层目前并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概念。一般来说,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上,空间处于同一层面的户型统称为大平层。区别于别墅的前庭后园,大平层多位于配套齐全的中心城区,成为楼市豪宅的新趋势。
除了平面尺度大之外,大平层在设计上也出现了新动向。以前的大平层更多注重的是单纯的“大”:相对于10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和三房,两三百平方米的大户型往往以房间数量取胜,比如做到五房、六房。不过现在的大平层深化了“大”的概念,更多的把精力集中于功能的细分和人性化考虑。比如注重套房的设计,每个房间都配有卫生间、衣帽间;注重玄关、客厅等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
相比于别墅的上上下下,大平层大幅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大面宽、全景观、全套房的空间布局层层递进;节省了垂直交通空间,多出了平面内的公共过道,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更加安全、方便;从设计角度来讲,平层大户型比较容易兼顾通风、采光、使用等功能的完美。
不过,也有购房者认为,比起别墅,大平层的稀缺性和私密性还是稍逊一筹。因此,作为小众产品,购房者基数有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平层需要更多的设计创新,而不能仅仅以地段好和空间大为卖点。
如今的楼市已经进入创新时代,大而不当的空间设计根本无法满足购买大户型的客户的需求,开发商也不要盲目跟风,只有在设计上更多地体现出人性化、个性化、创新化特点,才能满足购房者的差异化需求。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