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的房价
2011-05-11 00:26 作者:陈莹莹 张霞 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实习记者 张霞
“看的数据和信息越多,越搞不清这房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有关部门、房地产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给出的数据都不一样。”许倩(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春节和家人商议后,决定在北京购置自己的第一套房产。最近三个月,一直在关注北京房价走势。
“您看这个,某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数据说,北京4月二手房成交均价为2501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5%。另一家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数据又说,北京4月二手房成交均价为2635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6.45%。我真不知道该听谁的。”许倩边说边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展示自己搜集的足有几十页的各种数据。
许倩表示,同样看不清的还有房地产中介机构的买卖报价。她介绍,自己往往是在网上看中一些符合自己购房需求和心理价位的房子后,再和中介联系看房。“看房时才发现,网上的报价比实际报价低了不是一点半点。”她前段时间曾看中北京东二环附近某小区的房子,网上报价该小区商品房均价为20730元/平方米,但去看房的时候发现实际均价在35000元/平方米以上。
某房地产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网上给出低报价是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潜规则,就是为吸引人们打电话过来咨询买房。当顾客咨询某个价格比较低的房子时,房地产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一般会说该房已销售,然后再借机向顾客推销其他房子。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后了解到,房屋网上报价、实际均价、最终成交价三者之间相差较大。某房地产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说:“一般网上报价与最终成交价相差最高能达到50万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网上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北京二环内商品房均价为32982元/平方米,实地调查均价在36000元/平方米,两者相差3000余元;二环到三环均价为29849元/平方米,实际均价为32000元/平方米,两者相差2000余元;三环到四环均价为26322元/平方米,实际均价为28000元/平方米,两者相差近2000元。
由于统计数据差异,参与房地产市场各方对房价走势的判断也不一样。比如有媒体报道称,4月北京二手房市场出现“量跌价涨”势头。此后,有房地产市场研究机构最新发布数据显示,4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延续3月的回暖,呈“价量齐升”局面。某房地产中介机构研究部门人士认为,短期来看,一线城市将继续保持“量升价跌”趋势。
在各种统计数据中,商品房价格、新房价格、现房价格、期房价格、二手房价格等各种用词的含义都有所不同,目前还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
对看不清的数据,许倩表示:“看来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数据,只能自力更生了。我决定以后要多去现场看房,多看几套房,心里有个对比,才能有数。”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