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累积效应刺痛楼市神经
2011-04-20 07:21 作者:记者 赵洋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赵洋
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给处于调控漩涡中的楼市再添寒意。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10年以来第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5%,再创历史新高。
货币政策作用的特点是累积效应。年内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两次加息,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尽管意在收紧过多流动性,稳定通胀预期,但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政策的累积效应已经深深刺痛了其紧绷的神经,最突出的莫过于房企的资金与市场的房价。
先看房地产市场的资金。
在连续三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中,“信贷阀门”一直是调控中的一记重拳,这让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条持续收紧。此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的比例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2.6%下降到了今年一季度的19.9%。连续多次的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无疑将进一步考验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虽然去年许多开发商的销售回款不错,面对调控并没有出现像2008年那样严重的资金链危机,但是随着房地产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资本市场融资暂停以及信托融资遭遇严控,在多种融资渠道同时收缩的情况下,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市场流动性,对房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有研究认为,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将继续加大房地产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大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压力,持续性的紧缩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将逐步从量变过渡到质变,再加上一年多来三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和限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变数,过去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将逐步过渡到稳步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化不可避免。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情况到底如何?资本市场上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状况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仅举一例,4月7日,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荣盛发展(002146,股吧)”)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沧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行向其控股股东委托借款,借款金额为13.5亿元,期限两年。荣盛发展被认为是A股市场上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企业龙头的代表,其高达12.5%的借款利率,让其两年承担的利息就约为3.375亿元,利率之高足见其资金紧张程度。
当然,从整体看,房企的资金状况还没有到恶化的地步,今年前3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9268 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4.4%,尽管银行贷款增幅大幅下降,但自筹资金快速增加。中金公司的分析认为,短期无需过度担忧货币紧缩。该分析称,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紧缩的速度和力度有担忧,在我们看来,紧缩担忧不可怕,而通胀预期的改变更关键,如果市场预期通胀失控,房价再入上行轨道,货币政策及地产政策将会更加严厉、更不可预期,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房价究竟会如何?我们就看一下这一更受市场关注的神经。
不管是连续三轮的调控政策,还是此前各地方政府公布的楼市调控目标,核心都指向房价。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是否能刺破高位徘徊的房价泡沫,显然更受瞩目。在近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房价下降已成趋势。
伴随着资金压力持续加大以及市场观望情绪提高,房地产商为缓解资金紧张局面,加速推盘,回收资金,最好的策略往往是降价。存款准备金率持续走高,加重了市场的这一判断。实际上,已有的数据也似乎在不断印证着这一判断。近期被广为引用的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9679元,环比2月份下降了26.7%,同比下降了10.9%,这是19个月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首次同比下降。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3月底北京市出台了“稳中有降”的房价调控目标以及央行宣布加息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受这类调控政策的影响,购房者对于房价下降的预期增强,整体市场仍处于观望状态,所以导致成交量继续下降,若5月份成交继续走低,预计五六月份房价或将真正迎来下降拐点。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