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的房地产投资者该如何打理手中的资金?
2011-04-16 09:15 作者:郭小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郭小兰)随着各地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许多城市房地产成交量和价格下滑,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门槛正在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在的房地产投资者将如何打理手中的资金?这些资金将流向何处?”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业务主席李晶认为,这些资金将流向股票市场、商业地产及中小城市等,同时中国的理财产品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她建议有关方面关注这些资金流向的变化,并加以科学合理地引导。
李晶表示,房地产调控措施使社会较富裕群体的投资选择受到影响。他们拥有购买投资物业的足够资金,但尚不具备获取私人股权基金及零售物业的能力和投资工具。在居民存款增长减缓的背景下,他们最可能将资金转而投向股票市场。今年初以来,内地基金认购额已现增加,新增证券账户数自2月中旬起稳步增加;活动证券账户的比例由2月初的11.3%升至4月初的33.7%。由于A股估值较低以及相对强劲的盈利增长,资金向A股市场的可能应会加大。
中国的黄金需求会剧增。贵金属是一种有效的通胀对冲工具,因此实物黄金及黄金相关投资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2010年的黄金首饰需求按年增长13.5%,而金条及金币的需求则增长了70.5%。多数市场参与者预期中国2011年的黄金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资金明显流入商业地产及中小城市,但流入幅度有限。有部分地方房地产代理机构已经注意到资金开始流入商业地产,且在尚未实施限购政策的部分中小城市购买住宅的意愿增加。据一些物业代理以及顾问表示,国内资金基础较低的部分个人对投资零售物业(一般与小区配套)、小型写字楼以及酒店式公寓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投资商业地产的资金要求高、税负更重以及存在其他复杂条件,由住宅物业流向商业地产的资金规模有限。
理财产品需求正在加大。中国2月份的居民存款增长由2010年2月的24.5%放缓至16.35%。因内地居民对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产品相对更感兴趣,使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由去年10月份的499款稳步增至2011年3月的1368款。已推出产品中的50-60%的到期时间在3个月以内,反映了投资者正在将这些产品作为短期存款的替代品。
房地产信托产品受欢迎。李晶表示,中国的超高净值个人一般不会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国内的住宅物业。因此,近期的限制措施并未对该群体的资产配置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紧缩政策实施之后,不论是从供应还是需求方面而言,房地产信托产品都越来越受到欢迎,因为,开发商需要寻找其他融资途径,而投资者希望得到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
中国的富裕群体正在越来越多地在海外置业,参加海外房展会以及海外购房团已司空见惯。据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称,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房产数大幅增加,目前占香港市场的近四分之一。在新加坡,中国内地的购房者近期已超过马来西亚,成为当地外国购房者的主力。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