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千亿大山压顶 开发商财务风险渐显
2011-04-13 01:58 作者:于兵兵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开发商的资金链到底如何?要想精准预测房地产市场走势,这是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市场,对于开发商来说,保证现金流稳定就占有了销售定价的主动权。因此资金链和房价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当媒体反复用“堰塞湖”、“百日剧变”等词汇形容房企资金链时,我们看到的是房企仍旧在高调拿地。是旁观者错估了形势?还是局内人已经迷失?上海证券报深入调查后发现,尽管目前各大房企声称资金储备充裕,但随着各种融资渠道的不断收窄,数月后,房企将重现2008年的资金危机,并启动实质性降价。
千亿到期债务与千亿再融资
和2008年相比,开发商自认为资金充裕很多,“我们曾预计到了今年市场会不好,去年年底,已经开始积极融资,同时借市场反转快速销售回款。”一位大型房企销售高层表示。
标准普尔公司董事李国宜也认为,目前开发商流动性还处于适当水平,短期内集大幅体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一旦把房企资金链的观察周期放在1年以外,风险就“水落石出”了。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已经发布2010年年报的80余家上市房企,其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和短期贷款两项分别为645亿元和448亿元,两者之和超过1000亿元。仅万科、保利、金地、招商四大房企,截至去年底,四大房企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53亿元、68.83亿元、48.47亿元和18.56亿元,合计超过280亿元。其中多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贷款。
房企的债务压力远远不止这一项。随着央行的不断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房企融资成本大幅增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息支出的直接增长。一位资深审计人士介绍,房企债务由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和应付债券几项组成。例如万科2010年仅利息一项即支出30亿元。而房企除了固定利率的债券外,多数负债都将受到加息影响。
二是由于可贷资金量少,银行大幅提高贷款门槛,开发商基本不可能以基准利率贷款,而是要以基准利率为基础上浮20%甚至30%。
三是购房者的购房意向同样因贷款门槛提高而受到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开发商的销售回款。
综合起来,标准普尔的观点是,当加息幅度累计超过1%,中资房企资金将全面紧张。“我们仔细计算了开发商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包括土地款、工程款、销售佣金以及到期债务,再看企业目前的资金情况能否支撑一年的支出,得出的结论是短期之内房企尚无问题,但如果加息幅度超过1%,市场又持续疲软,房地产企业将不得不因为资金危机而进入实质性的降价周期。”标准普尔李国宜介绍。今年以来,2月8日和4月6日,央行已经加息两次,每次0.25%,而继续加息也是大概率事情,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前途堪忧。
另一个千亿的数据来自海外融资。今年前三个月,中资房企海外举债超过30亿美元,包括合生创展、龙湖、仁恒、恒大、合景泰富、宝龙、雅居乐等等。据预测,今年房企海外融资总额将首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创下海外融资历史纪录。
“现在国内贷款非常紧张,企业又很缺钱,只能到海外去融资。虽然融资成本有些高,但考虑到人民币升值,企业还是划算的。”一位密切关注房地产业的商务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房企海外融资的利率在9%至11%之间,近期最高达到14%。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条件海外融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只有注册在境外的企业可以海外发债,多数以股权增资的方式向境内子公司增资,或者向境内子公司直接借款。而类似万科、保利等内资房企则只能选择银行贷款或信托融资。在银根紧缩和信托利率高企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融资成本可能更高。
发信托吧,利息25%!
李国龙(化名)是重庆某大型信托公司业务经理,其公司年发行信托数量与规模排名全国前十位。近日,李经理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房地产信托项目。“我们虽然已经看到部分房地产项目的风险,但目前来说,房地产信托仍是最重要的业务来源。”李国龙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目前房地产商以项目为单位发行信托产品,需要付出的金融成本是年利20%至25%。“一个福建开发商要求发信托,一口承诺利率可以给到38%。我们没敢接。这是什么概念?他可能太着急用钱了,但万一他拿钱走人了怎么办?”李国龙称。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信托的发行已经有点像发高利贷了。但由于房企找钱不易,也愿意支付高额利息,信托公司仍旧看好这类业务。2010年,部分信托公司50%以上的业务来源于房地产。
由于需求较大,打擦边球的做法也渐渐多了起来。按照规定,房地产项目发行信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比如四证齐全、开发商二级以上资质,以及30%自有资金等。“一些信托公司为了能越过黄线,以股权投资的方式绕开限制,与开发商签订回购条款。这其实就有了直接借贷的性质,是违规的。”一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称。
2010年11月,银监会查处了部分违规发行房地产信托的公司,各大信托公司进入停业自查阶段。“现在已经恢复了业务,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引入第三方条款,规避了直接借贷的嫌疑。”李国龙称。
||||||专题:2010年报三大指标看房企“钱荒”
相关新闻:
84家上市房企现金流量大减 超20家房企拒分红
84上市房企现金流锐减超千亿 房价或区域性下调
70房企存货高达8479亿元 年报曝光资金链“黑洞”
开发商资金链只能支持8个月 告别黄金时代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