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调控目标缘何成为涨价目标

2011-04-08 07:08    作者:记者 李倩   来源:金融时报

  最近“诚意”一词几乎见诸于每篇关于房地产的文章,地方政府房价调控目标的“诚意”正在被全社会质疑。原因在于,至国务院要求的年度房价调控目标期限公布截止日——3月31日,按期公布了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除北京市提出新建住房价格“稳中有降”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涨”声一片,目标锁定在10%左右。或曰与经济增长涨幅挂钩,或曰与人均收入涨幅挂钩,而这些指标都是以上涨为目标,因此房价调控目标也就成了“涨价目标”。

  以某市2011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例,该市“2011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涨幅低于全市年度经济发展目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控制在10%以内”。按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数据,2010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以8564元/平方米计算,如果买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需要60万元,房价涨10%是6万元,工资涨10%是1万元,剩下的5万元就成了新增加的负担。何况工资涨10%就能涨1万元的毕竟还是少数啊!调控岂不又走进了“越调越高”的怪圈。

  既然房价调控目标最终还是继续上涨,各地出台的房价调控目标又何谈诚意?原本严肃的房价调控目标现在显然已成为极不严肃的数字游戏。调控目标变成涨价目标不仅令人感到失望,而且将直接影响老百姓对房价调控效果抱有的信心,很可能进一步助推市场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

  目前来看,确定什么样的房价控制目标,体现着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诚意、决心,甚至发展路径的选择。正是一些地方在经济增长上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对降低房价才缺乏决心,只是迫于问责压力,才选择制定这样一个有应付之嫌的房价调控目标。地方政府应该把中央的刚性要求视作地方科学发展的一个“倒逼机制”,借此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城市对土地所产生的种种“利润”的依赖。此外,“新国八条”规定,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但从已公布的“控制目标”看,大部分只参照了前两项标准,有意无意地遗漏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标准。而以当地GDP增幅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作为房价调控目标的参照,实际上是以现有房价合理为基础,而对社会各界关于房价过高的呼声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尽管调控目标要取得全社会的认同很难,但不能忽视老百姓住房的支付能力,不能不反映老百姓的意见。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制定房价调控目标时,鲜有听说哪个地方政府有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而一个关系到城市发展建设和重大民生问题的目标制定,却将最大的牵涉人群排斥在决策之外,这种诚意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说,在当前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土地财政依赖症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要想让地方“降”下房价调控指标,会比较困难和纠结。但这绝不应该成为有些地方在落实中央要求、解决房价上涨过快问题上走走样子、“调而不控”的理由。3月29日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要在本地区内听取社会意见,或根据意见酌情调整已发布的调控目标。此举被认为是主管部门对民意的积极回应,也让许多城市面临修改目标的尴尬。

  事实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趋势,甚至做到“稳中有降”,不是没有可能。去年以来,经过几番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投机、投资需求正在减少,保障房和中小户型的商品房的供应量正在加速上升,一些有利于房价回归合理区间的有利因素正在积累。“而现在,北京敢于提出让今年全市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比2010年“稳中有降”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这种可能性”。专家指出,说到底,确定合理的房价控制目标只是第一步。真心实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就要切实落实中央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增加供给总量,改善供给结构,规范市场秩序等,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

||||||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