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城市房价控制目标难产

2011-03-28 00:04    作者: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9

  截至3月24日,全国只有5%的城市公布了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这离“新国八条”规定的最后时限,只剩下一个星期。专家分析,这反映出不少地方政府“枪打出头鸟”的心态。这次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任务,不仅是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一场博弈,也是各城市之间的博弈。

  一线城市怕做“出头鸟”

  “新国八条”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表述,要求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并不是仅仅是那些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房价过高的城市,而是全国600多个城市。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4日,离一季度的大限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仍只有银川、太原、贵阳、昆明、佛山、岳阳、沈阳、丹东、榆树9城市和山西省的22个城市公布了控制目标,多数为二三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无动静。公布的比例仅占全国600多个城市的5%左右。

  而在广东,尽管2月25日召开的广东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就已明确要求各市提出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但截至目前,公布的城市也仅有佛山一个。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表示,迟迟不公布年度房价目标,反映出地方政府怕做“出头鸟”的心态。“中央并没有给地方一个明确的目标,而要求各市自己定。这就让大家心里摸不准了。定得太严怕完不成,太松又怕中央不满意”,所以就迟迟拖着观望一下。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部分二三线城市先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也是因为这些城市房价相比一线城市本来就不算高,因此即使公布了,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而那些房价“领头羊”们,就不敢轻易公布了。“地方政府现在是一种博弈心理,都不愿意自己吃亏”。

  土地财政”制约控房价积极性

  实际上,这种现象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此前,“新国八条”明确要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在2月20日前出台限购令。但截至2月22日,正式出台限购令的城市也仅有11个,仅占到明确要求的36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大约1/3,而那些没有明确点名的“房价过快上涨城市”更是没有动静。

  彭澎表示,虽然中央强调了要约谈、问责,但地方政府违规和抵制中央政令的成本还是太低。“对地方官员来说,最怕的就是丢乌纱帽,其次是将相关收入收缴国库,但这些措施目前都没有使用,所以大家都在赖,也都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目前,是时候动真格出台一些刚性的惩治措施。”

  此外,一直以来地方都依赖土地财政,都不太愿意去控制房价。只要这一状况仍未改观,地方政府就很难积极去调控房价。彭澎建议,应考虑进行分税制改革,并全面、尽快推行房产税,让地方政府通过收房产税取代土地出让赚钱,才可能提高控制房价的积极性。

  “限价标准”变“涨价标准”?

  各城市不仅迟迟未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从已公布的少得可怜的城市目标来看,还都回避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而选择与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大多在10%左右。这让人不由质疑,10%的上涨空间究竟是“限价标准”还是“涨价标准”?

  具体从已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的城市来看,大多都是与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例如,太原和佛山提出,今年新建住房的价格涨幅,不高于本年度GDP增长速度;银川、昆明则将房价涨幅目标控制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范围内;贵阳强调房价增幅不高于去年全国平均值9.99%。

  公开资料显示,银川、太原、佛山、贵阳和昆明今年的GDP预期增速分别为12%以上、13%、12%、17%和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幅分别为10%以上、10%、10%、15%和10%以上。也就是说,这样的房价控制目标给今年的房价上涨幅度大多预留了10%以上的空间。

  而根据“新国八条”规定,各地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上述城市均“回避”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这一项。

  彭澎分析,如果从支付能力来看,就得降低房价,这是地方政府不愿意干的。从这点来看,似乎各地只打算控制房价上涨幅度,而非降房价“只是要求涨得慢一点”。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城市房价调控目标不应该简单地与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否则将严重削弱楼市调控的政策效果。上海易居房地产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更指出,如果居民无法承担目前的房价,那么即便房价增幅控制在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以内,人们还是买不起房。而这种目标会给购房者带来房价将上涨10%的心理暗示。

  不过彭澎强调,房价的涨跌受很多因素影响。供求方面,“今年的土地供应不会少于去年,商品房供应量不会减少,再加上1000万套的保障房,货源可说源源不断;从需求看,由于限购、限贷等措施,成交量必然下滑。”而资金面方面,开发商贷款难、上市难、融资难。只要中央能够坚持调控,就算地方政府阳奉阴违,房价拐点下调的可能性还是会不断加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谈到了地方政府的苦衷,对于调控房价,地方政府可用的手段本来就不多。利率、税收等手段都不是地方政府所能控制、使用的。既然手段不多,对自己所能控制的目标到底该定多少,自然得多加考量了。而中央并未明确房价调控的标准,让地方政府无所适从。 (据南方日报)

||||||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