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在继续 成交在回升
2011-03-26 01:54 作者:陈英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陈英
调控政策还在继续:上周末,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升,专业人士认为不排除还有加息的可能。本周,又一个政策出台,国家发改委要求“明码标价”,要求开发商标价要备案,而且一套房一个价格……政策很严厉、出台很迅速,可是,对应的楼市现状交出的又是怎样的答卷呢?
从深圳方面来看,虽然政策环境严峻,成交量相对大幅萎缩,但深圳房价依然坚挺,继1月份强势收复2万大关后,2月份继续小幅上扬。供应不足、刚需强劲的供求格局,是深圳房价坚挺的根源。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监测,2011年2月深圳的新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2.5%,为20660元/平方米,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有明显回落,同比跌幅近15%。除了成交结构低端化因素外,一年以来对投资、投机的打击、围堵,也是房价同比下跌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月份深圳的新房成交量环比暴减约56%,只有1808套/15.2万平方米。2月份的成交量极度萎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政策方面,岁末年初出现的密集加息潮、新国八条、各地重申限购令等都在制约市场交易;供求方面,2月份正值农历新年,市场处于休眠状态,开发商推盘的积极性和购房者入市的积极性都比较差,供求不旺,成交减少;月份的特殊性,2月只有28天,再剔除3天的春节假期,实际只有25个交易日,这也是导致成交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由于导致量缩的原因有偶然的和必然的因素,因此并不能说明市场已出现转向。事实上,从2月中旬开始,随着春节假期的过去,新房的成交量快速回升,甚至再度出现“日光盘”的景象。另外,虽然成交量大幅减少,但仍然好于去年同期,同比增加近70%。
冷冰冰的数据似乎没给政策面子:房价还在小幅上扬,成交量也在快速回升。难道那些开发商打着“送装修现金”、“买一层送一层”的促销打折招牌是假的?难道民众们停手观望,无人买房是假象?记者看不懂市场了,探访数名房产中介的专业人士,也都是上述那些观点,有位仁兄补充道:“深圳本地中介已无二手房源可供吆喝,只能找东莞惠州的垃圾盘满大街发传单,而深圳本地的一手房成了香饽饽,尤其沾点前海边的,哪怕是福永的,也是开盘就被疯抢。大前海概念的二手房基本无人放盘!新房、二手房供应不足是现实。”
眼花缭乱的政策一出接一出,民众怎么看?探听民意去。在福田区家家顺的一家中介门口遇到唐小姐,聊起买房经历,唐小姐感慨颇多:“年后我就继续加入看楼队伍,上上周还参加一个看楼团活动,看来看去,我们都一个感觉:房子越看越少,房价越看越高,连关外的新盘都涨到了2万以上,急切换房又无从下手。对于调控政策,真是又恨又爱。说它没作用吧,也不是,看房的都是自住客,多少说明炒房客是暂时压住了,房价总不至于越炒越高。可是事实上,房价似乎还是往上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供不应求吗?那政府就多推新盘啊。一方面紧缩贷款,一方面不放新盘,这不是人为制造紧缺局面么?我们这些真正需要住房的工薪们被调死了。”当记者谈到最近新推出的“明码标价”政策时,唐小姐不屑:“表面功夫,这政策有啥用?我要是开发商,直接报备最高价,销售时,打折也好,促销也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优惠价,价格伸缩性还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还能拿着明文显示自己主动降价,多有吸引力。当我们买房的都是白痴啊。如今的调控政策一出接一出,我们都学会了分析,看房都快看成房产专家了。”
||||||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