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土地出让“变脸” 新规或抬高中小房企门槛

2011-03-11 16:38    作者:赵锋 黄杰   来源:中国经营网

  特约撰稿 赵锋 本报记者 黄杰 西安报道

  继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之后,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出让政策也开始酝酿革新。3月8日,记者从西安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今年西安土地出让政策改革的核心将是,让土地供应不仅仅是“价高者得”。记者还获悉,3月10日,国家土地督察西北片区的有关专项督察动员大会悄然召开,一场围绕二三线城市土地资源价格整肃的风暴正在酝酿。

  “拍地新政”进入二三线

  此前关于土地出让方式的变革,已经在全国各大一线城市悄然进行,并开始出现了向二三线城市集中蔓延的态势。

  有消息称,早在2月初,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形成文件,目前有关部委正会签,并将报国务院审批实施。该方案有望年中实施。而“方案”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在继续坚持“招拍挂”制度方向的前提下,调整土地出让方式的结构。包括改革“招拍挂”制度,解决当前土地出让当中“价高者得”的问题,遏制“天价地王”现象。

  据透露,西安拍地模式的核心是将引进一些新的拿地指标,对于地产商很可能将推广“双向竞价”、“综合评标”模式。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敏感的。”西安国土资源局一位负责人谨慎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变革是为了推动土地市场供应更加合理化,这或将对于抑制高涨的房价有一定作用。不过,拍地模式变革,并不是出于考虑房价因素,而是出于对保障房市场用地等进行通盘权衡的。”

  门槛抬高中小房企拿地难

  记者了解到,尽管在新年房产调控多重压力下,西安的土地市场仍爆出了新的地王。1月30日,西安市南部非传统的主城区长安区推出了4幅地块,其中,樱花广场西侧35.542亩的一宗地,吸引了22家开发商的竞价,经过137轮报价,最终被西安铁锋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3.81亿元竞得,每亩均价1072万元。

  “2010年我们投标十余次,没拿到一块地。”西安一家浙江民营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人向记者说起2010年在西安的拿地经历,颇为无奈。他介绍,2009年下半年,西安房地产市场得以复苏,土地市场竞争者迅速增多,2010年新开工量节节上升,但西安的土地供应却并没有同步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西安全市共挂牌出让地块148宗,其中住宅用地供应98宗,合计425.35万平方米,成交379.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62%。

  在西安有限的土地交易中,好的、大的地块几乎被从一线城市涌入西安的大开发商瓜分。西安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显示,仅2010年一季度中海、万科、绿地拿下3处地块;二季度万科拿下长安区地块;三季度中海、绿地、中铁十一局共拿下4处地块;四季度富力拿下城北一处地块。

  “这些来自一线的全国性大房企在资金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给当地政府的印象也不错,因此,未来在资金和印象的多标准下,可能大多中小地产企业现在的日子会很难过。”西安高科地产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告诉记者。

  “新政”潜藏暗箱操作之忧

  事实上,“限房价、竞地价”、“双向竞价”、“综合评标”的多种房地产用地出让模式,已经在上海、北京广为试点。2010年4月以后,在北京住宅用地出让中占据主流的综合评标体系中,除投标价款外,评分项还包括:投标人财务及资信、项目定位、方案说明、经营理念及开发进度,企业资质、开发业绩及综合印象等。这也让中小房企遭遇了不少尴尬:拿地钱少也不行,钱多也不行。

  对于土地出让变招,一位北京民营房企开发商表示,中小房企很容易输在综合印象上,因为中小房企知名度逊色于大房企,在主观因素明显的综合印象分上就不容易得分。“综合评标的硬性指标很少,例如规划方案好不好,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方案差别都不大;再比如综合印象分,有些企业开发了品质很高的项目,但企业知名度并不高,这都会影响综合印象分。”

  “仅就综合评标来说,希望西安在实施过程中能更透明一些,评比标准能更明确一些、更量化一些。”西安金地集团(600383,股吧)董事长胡弘向记者表示。

  陕西房地产业内人士苗宇则分析道:“不少房产商现在都在开发商业楼盘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府的城中村改造或者经济适用房项目,未来,这将会在实施"综合评标"的多种房地产用地出让模式下,获得较高的综合印象分的筹码。”不过,他还是担心“印象分”会引起类似招拍挂制度以前的暗箱操作之嫌疑。

||||||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