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跌量减 3月楼市初现调控成效
2011-03-09 06:44 作者:陈美 来源: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 陈美
“限购令”出台之后,终端房价出现松动现象。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房价持续下滑,并于3月第一周跌破2万元关口,达到19216元/平方米,触及近32周以来的新低。
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下称中房信)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1日至6日,上海全市仅有两个楼盘拿到了预售许可证,推出6.1万平方米的新房源,环比下滑58%。在售楼处月底全面签约的翘尾行情之后,同期上海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也再度回落到6.38万平方米,环比下滑16.16%。
“不仅仅是上海房价开始下跌,全国各大房价均开始出现松动现象。”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房地产分析师涂力磊称,在监测的30个城市中,上周楼市成交量下滑的城市占七成,10个城市跌幅在30%以上,4个城市成交量跌幅过50%。其中天津跌幅最大,达到57%。
房价松动初露端倪
3月4日,地产龙头万科公布了2月销售数据,实现销售面积54.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0.8亿元,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59.8%和141.8%。2011年1-2月份,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20.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61.8亿元。
万科表示,公司在1月份创出销售面积2007年以来的新高后,2月销售表现平淡,主要仍与春节假期的季节性因素有关。而公司今年以来拿地及推盘态度积极,价格策略灵活,体现出在调控市中强人一筹的大势判断和策略执行力。
记者发现,与2010年积极拿地相比,进入2011年之后万科开始谨慎拿地。数据显示,2月权益地价支出约8.5亿。公司在2月份仅新增3幅土地,地价支出是2009年8月以来最低的。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房地产析师陈聪认为,这里虽然有季节性因素,但也充分显示了公司在投资支出,尤其是拿地方面相当谨慎。
不过,由于去年12月及今年1月份推盘量较大,万科1-2月的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62亿元,完成了全年1400亿目标的19%。但值得注意的是,万科2月份销售均价为11075元,相比去年全年12050元左右的均价明显下降。
东北证券(000686,股吧)房地产分析师高建表示,正如我们在上月所预计的那样,随着以新“国八条”为代表的新一轮调控政策的深化和实施,以及上海和重庆两市的房产税试点细则的正式公布,预计万科1月份良好的销售数据也许会是全年最好的数据,预计万科全年的销售金额增幅不太可能会高于30%。
“以限购政策和信贷紧缩政策为特点的新"国八条",已经在市场上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成交量均环比出现了60%-70%的萎缩。我们认为,短期内限购政策和信贷紧缩政策不太可能出现松动,因此,预计未来至少2-3个月内,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仍将在低位运行,房价也可能会出现松动,但下跌空间不大。”高建称。
限购影响逐渐显现
广发证券(000776,股吧)房地产分析师赵强告诉记者:“据我们调研了解的数据,一些城市因限购而无法买房的客户占比约30%,如果加上受政策影响开始观望的有资格的购房者,预计一些楼盘前期蓄客的50%甚至更多将会消失,这将对近期的成交量形成较大的冲击。”
事实上,受春节淡季及楼市调控政策影响,6个房价一线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57%,同比下跌9%(注:去年同期受“国五条”影响,基数较低)。而由于受到“限购政策出台前发生突击购房现象”等因素影响,9个二线城市房价表现明显占优,环比跌幅仅12%,而同比实现64%的大幅上涨。比较典型的二线城市是济南、成都、石家庄等城市。由于大部分二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在2月底3月初出台,因此限购的负面影响将在3月开始体现。
与此同时,管理层也在测试房产调控的压力。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3月6日表示,针对房地产调控对银行坏账的压力,银监会已经做过压力测试,底线数字是30%。他表示,银监会对银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没有比例要求,只有增速要求。银监会房贷压力测试证明,银行能承受房价降20%的房贷压力,底线数字是30%。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房地产开放商开始陆续转变态度。高盛高华证券房地产分析师王逸对长三角5个城市的开发商、中介和房地产项目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后表示,该地区开发商对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不甚乐观,但还远不至于悲观到在短期内果断降价并放慢建设进度的程度。
“现在,一些开发商将项目开盘时间推迟了一至两个月,以等待市场情绪恢复,并观望大型开发商是否会率先采取降价策略。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大多数开发商预计3月份销售将会创历史新低。”王逸称。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