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采取综合措施力促楼市“退烧”

2011-03-03 09:23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3月2日电 走出广州地铁龙归站,所见是刚开出油菜花的农田、头顶不时掠过的飞机、一条并不发达的乡镇商业街,还有一排肤色黝黑的“摩的”司机。“去龙归城干嘛?那还是一片工地。”载着记者的这位司机问道。

  位于广州北部郊区靠近白云机场、距市中心50分钟地铁车程后还要转10分钟“摩的”的龙归城,是广州市目前在建的最大规模保障房项目,计划建设1.2万套。春节刚过,大量工人还没有上班,一辆辆推土机、卡车停在路边。

  “摩的”司机担心自己的工作可能不会长久,工地的展板上写着:规划地铁十四号线专设龙归城站。这意味着新的公交系统可直达社区,人们无需接驳。这个以公租房为主的小区内还将建设医疗、教育、文化、金融、餐饮、市场等各项配套设施。

  同样在白云区,金沙洲保障房社区已经有数千户居民入住。63岁的卢玉祥一家五口此前一直住在水泥板房里,2009年9月以每平米4000多元的价格搬进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好,生活交通都很方便。我们很幸运。”她说。

  根据广州房产中介的平均报价,金沙洲附近的商品房价格已达每平米13000元,而龙归城周边近千元的房租报价也远高于公租房房租的预期。

  中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大致由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部分构成。售价较低的经适房受到欢迎,但在推行过程中曾出现申购人身份不实、倒买倒卖等问题,饱受舆论争议。为保障公平,防止保障房流向市场,未来保障房建设将以公租房等出租型为主,并配合棚户区的改造,形成新的构成体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宜居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据调查,中国人的人均住房面积已从1998年的17平方米增至去年的33平方米,家庭自有住房率高达80%。

  但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仍带来大量住房需求,使供需严重失衡。由于供应短缺,在中国能够住上保障房是值得羡慕的。不少收入“夹心层”处在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资格申请保障房的尴尬境地。

  在百度网站发起的一项投票近10万次的网络调查中,表示目前房价已经承受不起、1年之内不会购置房产的达63.7%,认为全国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比例高达66.8%。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调控楼市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权威部门的监测显示,一些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主要城市房价未见明显回落。去年四季度一些地区房价又出现抬头。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