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警钟长鸣 楼市新局面将开启

2011-01-25 08:25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  

  01

  房价走势谁在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史上最严调控”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一定作用,但离百姓预期似乎还有距离。尤其是去年岁末楼市的再次升温引发了人们的疑虑,究竟是哪些因素支撑着眼前的高房价?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除了杠杆率过去偏高之外,此前的房价快速上涨,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国城镇房地产依然供给相对不足。如果房地产调控不是短期的权益之计,而是长期政策,那么,未来就应更多转向增加供给。

  夏斌表示,房价上涨其中不排除统计因素的影响,“是全国性普涨还是部分重点城市涨,是什么样的房在涨,普通住宅还是别墅,都要分开来具体分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由于成交量统计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年底总清算时往往会出现突然放量的情况。”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多年累积形成的流动性压力和民间投资选择较少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推手之一。北京中原房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流动性的充裕容易带来固定资产的升值及抢购。同时,由于大量的流动性暂时无法找到更好的投资渠道,使得资金更加青睐房产。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自身积累的历史问题与一些新的矛盾与隐患逐渐交织,房市调控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些省市再次爆出新“地王”,全年地价涨幅领先于房价;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似乎有增无减,京津沪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近六成;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等更多因素在左右着房价走势。但是随着调控加码的预期不断增强,不少业内人士对调控的长期效果表示乐观。张春敏认为,2011年楼市将面临持续调控和加息多重压力,上行难度加大,部分城市或区域可能出现下调。国泰君安证券分析人士表示,2011年央行进一步加息和回收流动性在所难免,银根将持续收紧,银行信贷、信托和股市融资等把关也将更加严格,限贷令、限购令难言放松,所有这些措施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间接或直接融资更加困难,为减缓这种压力,2011年楼市打折促销将会愈加普遍。

  回归理性如何落实?

  “房地产市场不整治,中国经济肯定要出事,整得狠了也要出事。基于目前经济增长的复杂性和结构调整的艰难性,必须要花两三年时间逐步去解决。”夏斌如是说。他认为调控的方向就是使房地产慢慢走向健康发展,所谓健康发展就是“买房子是为了住,而不是投机”。

  应该说,调控所涉及的财税、土地、金融等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也需要时间来逐步实现。国家领导人在重申决心和承诺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一方面利用信贷杠杆,加强土地管理,抑制投机,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缓和供求关系,平抑房价。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将制定并实施解决居民住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方案。

  张春敏认为,坚定不移地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外,还应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解决房地产发展的体制障碍。

  鲁政委建议,先从更严格地控制杠杆入手,避免个人和企业在房地产上出现过高的杠杆率;其次,增加供给不能仅仅着眼于保障房供给的增加,还应该考虑继续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做到“两条腿”平衡;另外,开拓更多保值投资渠道,有利于分流房地产上的保值投资,平抑房价。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