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都是保障房?南通保障房建设七年之鉴
2011-01-24 09:12 作者: 来源:
2011年1月6日上午,江苏省南通市市区的气温降至4摄氏度,但冬日的阳光[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仍为这个滨江临海的城市带来了一丝暖意。
刘女士带着孙子在自家楼下的小区里散步。这个名为“民心花苑”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南通市新开发板块的核心区,不远处就是高达160米的南通“城标”国贸[简介 最新动态]中心。
2008年,刘女士迁来至此时,提供给城市困难住户的该小区的房价仅2000元/平方米,而现在这片核心区的周围楼盘价格已经过万。
彼时,和刘女士一同幸运地摇中号码的还有70多位住户。但幸运者不独为他们。本报记者从南通市了解到,到2010年,这座城市城区20%以上的居民都住进了由政府提供的各类保障性住房。
这个比例已领先国内其他城市。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从2003年起便开始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确立了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保障房发展模式。
而在南通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则提出了在2015年保障房住户占城市居民比重达到40%的翻番计划。
看起来,这是“新加坡模式”在这座苏中重镇的一项本土试验:政府为买不起房子的人提供保障房,高价房让富人自由选择,即“市场的归市场”,从而厘清政府和市场在住房领域的边界。
市场的情况似乎正是如此。尽管南通市保障房比例已经高达20%以上,但这并未抑制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其市区的房价甚至高于经济更为发达的苏南城市。
这为城市管理者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大量发展保障房“牺牲”掉了市级财政的部分土地收入,另一方面,市场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不符合保障房入住条件的中间阶层和外来居民遭到挤压。
除此之外,如何为未来更为“疾进”的保障房建设计划提供充足的资金,是当地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透过南通保障房政策的“七年之痒”,或能管窥当下及未来中国城市的保障房建设之路。
1.七年试水:保障房占比高达20%
南通市的保障房源包含了保障房的所有形态,其中经济适应房、限价房和安置房占比相对较高。
两年前刘女士初迁入住时,“民心花苑”的房价仅为周边商品房价格的1/3,而现在的市场房价则是她当初购买房价的5倍。
和刘女士一样享受当地政府保障房入住的住户,则已占到南通市户籍居民人数的20%。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的定义,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之后的安置房。
记者从南通市政府部门了解到,南通市的保障房源包含了以上的所有形态,其中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安置房占比相对较高。
仅在2009年,南通即新增廉租住房房源254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21套,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33%和101%;其中,市区新增廉租住房房源121套,新配建经济适用房300套。
由于近年来城市扩张所带来的拆迁改造,安置房在该市保障房中占比最高,记者在南通发现,城郊结合部的拆迁住户就地安置房非常普遍。
此外,保障性商品房(限价房)比例亦较高,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的限价房,其价格一般都比周边地区商品房便宜30%左右。
记者了解到,南通市近期新确定在4个地块上兴建保障性商品房,这些房源共有10540套。南通计划在未来三年使保障性商品房的建设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而根据南通市的“十二五”规划,保障房住户占城市居民比重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40%。
其具体目标是,2011-2015年,市区将累计新增廉租住房500套,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00套,发放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补贴1500套,新增供应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间),此外,还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动迁安置房。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