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夹缝间盖公寓租给蚁族 离轨道10米

2011-01-21 15:53    作者:   来源:  

  

公寓夹在地铁13号线和京包铁路之间。罗乔欣 摄

公寓外挂着招租广告。师铨泽 摄



  一栋白领公寓竟然盖在铁路旁边!家住回龙观的读者刘先生向本报反映,他每天坐地铁13号线上下班,去年夏天他眼看着铁路边盖起来了一栋楼,后来挂出牌子“白领公寓”。现在公寓晚上有灯光,白天有人出入,一定有人住。挨着铁路那么近建房,实在太危险啊。

  现场:

  城铁和火车两面“夹击”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线索,1月5日记者乘坐地铁13号线寻访这家公寓;颇费一番工夫,才在回龙观与霍营站之间找到这家“白领公寓”。令人惊讶的是,这栋公寓被铁路线夹在中间,两侧距离都只有10米左右,火车和城铁不时呼啸而过。

  公寓是一栋新建的灰色二层楼,楼北侧挂着一块黄底红字的大招牌,上面写着招租电话。公寓周边还有一些平房。一位看门的老大爷告诉记者,这里是黄土店火车站,白领公寓就在西站场。

  公寓设置了门禁,没门卡进不去。正巧一位小伙子在搬家,于是记者跟着他走了进去。公寓颇有些像集体宿舍,每间房门旁都挂着电表,设施很新,但感觉空间狭小昏暗,1米多宽的楼道里堆放着鞋架、拖把等杂物。记者数了数,两层公寓正好100个房间。

  对话:

  出门穿铁路,睡觉等半夜

  这家白领公寓曾在网上打广告,声称:“公寓位于回龙观龙跃苑三区南侧,独立单间价格600元至700元,独立厨卫,有热水器,家具齐全,环境安全,楼道内及院内有24小时监控。”

  而记者在现场看到,所谓独立单间总面积也就10多平方米,一张双人床垫占据了房间的一大部分,几乎放不下其他家具,两个人进屋就转不开身了。靠窗一侧的两个房角分别砌成厨房和厕所,而且厨房是“开放式”的,不过是一块灶台上安装了油烟机或排风扇。一位小伙子笑笑说:“知道唐家岭的蚁族吧,公寓只能凑合着住,不能太讲究了。”

  一位去年8月份就搬进来的女孩告诉记者,住在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噪音。南侧是铁道,火车汽笛突然拉响,能吓你一跳;北侧是城铁,双向对开,高峰时不到3分钟过一趟车,早上5点多发车,半夜12点才收车。“只有后半夜的片刻宁静,能踏实睡一会儿。”

  虽然公寓临近城铁,但交通却算不上便利。公寓的租户热情地给记者指路,如果走大路,要从城铁桥下穿过,来到北侧的同成街,一路向西走上2公里,将近20分钟才能到地铁回龙观站;如果抄小道,要爬上铁路路基,沿京包线向东走四五百米,再穿桥洞、爬土坡就能到地铁霍营站。为了省时间,他们上下班就经常冒险沿铁路抄小道。

  调查:

  按唐家岭模式改建出租

  记者随后在公寓最西侧找到了房主。“最后一间房已经租出去了。”他有几分自豪地介绍:“我们这是唐家岭模式的升级改造。去年夏天公寓一盖好,就吸引了很多白领租房。”记者问他,既然这么受欢迎为什么只盖两层层?他说:“铁路方面有规定,房子只能盖两层。”然后他给了记者一个手机号,以后如果租房可以找一位姓“姚”的女士。

  记者想看看“房产证”,再三追问下他才透露,他们是租用黄土店火车站站场的土地盖的房子,水、电、热都是从车站接过来的,但没有燃气,要做饭自己买煤气罐。电用的是工业用电,每度电1.2元。

  走出公寓,记者在铁路上还遇到一位遛弯的老人,老人说自己是货场的退休工人,并指认这片房子是为了改善货场职工生活而建的宿舍。

  自从唐家岭拆迁改造,蚁族便向周边转移,沿地铁13号线可以看到一些厂房或农村的平房改建成“白领公寓”,随处可见招租的广告。给本报提供线索的刘先生表示,为蚁族提供低廉的住所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不顾危险,在铁路边建公寓出租,有关部门应该制止这种行为。 本报记者 罗乔欣 通讯员 师铨泽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