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时间和耐心”房价能理性回归

2011-01-17 03:12    作者:马力   来源:新京报

昨日,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参加丰台团讨论。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房地产调控需要过程

  陈刚介绍,去年北京明确了两个50%的目标,其中“保障性住房占住宅开工总量的50%”已超额完成。同时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4月底,北京出台了房地产调控的措施,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新政出台后,房价连续7个月涨幅回落,均价下跌。

  “可能会有些人说,我感觉房价下降得没那么快,或者是还在涨,统计数据和老百姓的感觉不一样。”陈刚说,这是因为房地产调控有一个过程。同一个楼盘,今天卖这个价格,如果明天下降得太快,也会影响到已经购房者的利益。等到了下次新开盘,一开盘价格就会比较低。

  大幅投放保障房将抑制房价

  陈刚表示,政府一定能做到让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原因是体制的优势,掌控宏观经济的能力,运用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如限购,有关税收政策等等,并加强市场监控。

  “特别是大幅度的投放保障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当我们的保障性住房达到住房总量的50%以上,或是60%、70%以上。试想一下,70%的住房控制在政府手里,让中低收入的人群都能买得起,负担得起。那么剩下来30%的价格,还要发愁什么呢?”陈刚说。

  市住建委主任隋振江也表示,北京房地产市场不能成为投机的乐园,必须抑制投机。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是短期的,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引导通过租赁解决住房问题

  陈刚还表示,要引导居民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我们拥有住房的比例达到80%,最新的数据是人均住房面积29到30平米。所以说不是住房数量不足。”

  “今后还是主要提倡租赁为主。一些人说,没房子讨不到媳妇,毕业后没房子。随着人口规模快速上涨,也不可能所有人一毕业就都能买上房子住,可以先租赁,等有了积累之后再买。”陈刚说。

  亮点语言

  中心城人口不能再增加

  北京的人口除了数量大,还存在结构布局问题,反正中心城人口不能再增加了,还有余地的就是新城、郊区和城乡接合部。

  未来城市规划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人口疏解。“十二五”期间把新城建设好,新城首先要配置优质的教育、医疗,不亚于甚至好于中心城。老百姓在城里都未必能那么方便地看病上学,还有谁愿意在旧城里一个院子住19口人。

  疏解旧城人口,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解决旧城人口居住问题,又保护旧城。经过了这么多年旧城的保护,北京逐渐认识到核心问题:人不疏解出去,旧城就保护不好。

  北京不是土地财政

  北京不是土地财政,卖土地的钱不是用来发工资,完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去年北京保障房明补暗补一共300亿元,全部来自土地收入。剩下来卖土地的钱,则都是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这个审计得很严,北京市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北京不是土地财政。

  政府拆迁比开发商省钱

  北京是政府来做土地储备,去年我们手里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入市之后做什么,政府做主,所以能有一半以上的土地用于保障房。

  土地放在政府手里,虽然也面临拆迁,但由政府主导拆迁,比有些开发商来拆迁,更能够保证被拆迁人的利益。有的时候拆迁处理,就是由农村集体组织来做,村民要觉得补偿价格不合适,还谈不成呢。

  有人问我,会不会把价格抬得太高了?我说,我的直觉告诉我不会的。最后统计下来,用这种方式,比开发商搞一级开发相比,还便宜了30%。道理很简单,开发商不能白干,人家是企业,是要有利益的。

  集体土地公租产权不姓“小”

  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来做公租房,在全国是一个创新。现在搞公租房,集体拥有固定资产,长期经营,但不出售。不能搞成变相的小产权房。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