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代表认为中国房价2011年会在调控中顽强

2011-01-16 19:35    作者:冯雅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记者冯雅)据经济之声报道,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今天在清华大学“危机之后再开局”论坛上发表观点认为,中国房价2011年一定会在调控中顽强增涨,且上涨幅度不会低于20%。

  主持人:陈云峰为什么得出结论认为,2011年中国房价可能会上涨20%?

  记者:早在2010年,陈云峰曾预测当年房价会上涨20%,最后实际上涨幅度为24%。鉴于此,他认为2011年房价依然会上涨至少20%。但陈云峰更强调,如果2010年国家不是采取了强有力的调控措施,那么当年房价上涨的幅度将不是24%,而是50%。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房价没有理由不上涨,当然,陈云峰承认,房价上涨太快确实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危害。

  因此,在陈云峰看来,2011年的宏观调控中,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惊无险,地产商们依然心存乐观。不过陈云峰分析认为,2011年,大部分开发商可能会向商业地产转化。因为开发商目前面临的一大尴尬是地价的增长速度比房价还要快。除此以外,还将有的一个变化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地产商将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而由于货币政策的收紧,地产商获得贷款将会比往年要困难。

  作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中国房地产调控每踩一次刹车,房地产市场就会整合一次,万科现在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千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商。2010年,万科地产和龙湖地产的销售量占北京市的10%。因此,政府每调控一次,就会甩出去一些开发商,过去北京的地产商有1000家,但现在只剩800家,在这其中,还有资格在北京五环之内拿地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只有30家左右。

  主持人:专家们对2010的房价宏观调控政策做何评价?

  记者:毫无疑问,2010年,尽管国家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政策,但房价上涨的速度还是让人非常吃惊。尤其让地产商们感到吃惊的是,政府每公布一次物价指数,外面排队买房的人就会增多。陈云峰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供不应求使得北京的地产商们现在只能在公证处和公安系统的配合下,采取摇号的方式销售房屋。房子在北京实际上进入了凭票时代和凭关系的时代,所以开发商的心理依然很优越。

  2010年,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北京所有住宅用地的供应有70%是供给给保障性住房,但是陈云峰认为,由于70%的保障房不能销售给外地人,因此大部分人还是只能抢30%的商品房,这无形中更加突出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雷鼎铭教授认为,中国内地应该从供给上入手,扩大供给,从而减少供需之间的矛盾。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坦言,中国的房地产业一直在摸索中前行,我们原来寄希望于完全靠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现在看来,这不符合中国国情,无论是香港还是美国,同样有一块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现在和过去最大的区别是大家意识到,政府最主要的责任是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我们今年把保障性住房扩大到1000万套,如果每年保持这样的速度,坚持5-10年,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就会发生变化。

  当然,王一鸣认为,房地产市场本身需要监管,但后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财税体制,房地产大部分利润都在买地上的主要原因是财税体制不健全,如果财税体制发生战略性的调整,地方政府将能从土地财政上摆脱出来。王一鸣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会逐步找到适合它的路径。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