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房地产担当何种角色

2010-11-30 22:27    作者:严虎   来源:  

   民生是国家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型政府的职责所在。“十二五”规划将更加重视民生,会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花更多力气。

    更加重视民生,更加重视社会目标,10月18日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定下了基本路径。“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将扮演何种角色,住房贵的问题,将会如何发展?政府将对于保障改善民生、保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稳定,将作出哪些调控?

    民生是国家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型政府的职责所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安居乐业,但是时至今日,居者有其屋却仍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目前的调控新政正在促使前期“新国十条”的深化和落地,在问责制的裹挟下,地方政府面对落实中央政策力度的督察,纷纷发布“限购令”,但是房价可否真如预期企稳并回落到民众期望的水平,使一些怀揣城市梦想的人,在钢筋水泥的混凝土的城市中,找到一方立锥之地,尚未有定论。而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又能给出哪些美好的愿景呢?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告诉记者,“十二五”规划将涉及到楼市,房地产肯定要调控,但不应成为规划的主角,“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是肯定的,但不会花太多笔墨去谈房地产调控的问题,当前的调控与规划不能混为一谈。”

    有观察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支柱产业将再次定位,其中,房地产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也将发生变化。“十二五”规划将更加重视民生,会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花更多力气。

    据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委员胡鞍钢介绍,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发展指标设计是以约束性指标为主,预期性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责任。“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占总指标数比重的36.4%,而“十二五”规划中约束性指标数应争取占到总指标的50%以上,超过预期性指标数。总体而言,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相应的“十二五”指标体系也应进一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转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

    在房地产调控上,中央和地方的分歧早已是公开的秘密。9月28日,国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上半年国务院先后发文,对遏制高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出明确要求,但各地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认识仍然存在差异。因此,“十二五”规划中,淡化GDP目标,或对解决这些分歧有着实质性的帮助。此外,“十二五”规划中将提出包容性的增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这是对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定调。

    所谓的包容性增长,其主要含义是“共享发展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遵循这一思路,让全体国民住有所居,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之一。那么,民众是否也有理由期待,当房地产业把保民生作为首要调控目标时,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在“十二五”将不再遥远。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