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演的楼市调控演义

2010-11-03 01:29    作者:中正   来源:  

  治标不治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根本触及不到本源。这些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来说,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实际效果,只会阶段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震荡,长期来看依靠短期阶段性行政命令的房地产调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地产行业根本的结构性问题。

  就在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10月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虽略有降幅,但是成交量则逆市飙升。

  “新五条”的实施已然满月,但其成效则难产。无论是“一次调控”,还是“二次调控”的楼市政策,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楼市的“繁荣”。10月本就是房地产市场的旺季,环比增长是很正常的。不过,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被调控政策所引发的反弹性需求,正在大量的释放。

  虽然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的“组合拳”频出,从4月的国十条到9月的“新五条”,接着又有了"限购令""加息""预售资金监管",以及取消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整顿中介市场以及房产税的风声鹤唳,洋洋洒洒调控政策凸显出逐渐收紧的态势,以及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和力度。

  但反观市场,对于从4月份开始“一次调控”,逐渐适应,之前被暂时平抑的需求以抢闸购房式的反弹爆发出来,提前入市,抢购房源,众人皆惊呼楼市出现"银十"的"虚假繁荣"。

  究其因果,政府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从抑制需求、增加供给,到限制投机、房贷金融管制,显然均在行政命令里打转圈圈。不难发现,跟过去几年的调控政策比较起来,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同样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行政手段和信贷手段的重复,其结果必然也是行业调控演义的历史重现。

  治标不治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根本触及不到本源。这些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来说,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实际效果,只会阶段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震荡,长期来看依靠短期阶段性行政命令的房地产调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地产行业根本的结构性问题。

  我国房地产行业因其复杂性、敏感性、重要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不在根本的、制度的层面动手术的话,则永远是隔靴搔痒。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