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高房价要管住地方政府和银行
2009-12-29 21:32 作者:邓佳佳 来源:
是的,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的大问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却快速发展,虽然为我国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房价的快速上涨、疯涨,使房价进一步背离民生,引发了社会国家和群众对高房价的焦虑,加剧了政府与群众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不论从百姓民生的角度和楼市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较快发展来看,国家出手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疯涨问题,都是正当其时,深得民心。所提出的四项举措:“增加普通商品房的有效供给,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强市场监管、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也是对症下药、提到了问题的关键上了。
可是,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和对房地产泡沫担忧的加剧,政府已经接连出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对此,经济学家表示,政策是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落实。要落实到地方政府和银行。从2005年的“稳定住房价格”、2006年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2007年的“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到这次提出的“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措辞一再加强,显示房地产的问题越来越大,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有个清醒的认识。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之前,23日广州产生地王522亿的地价,第二天上海又出新地王,明显与国务院对着干。这样哪里能遏制房价呢?
其实,“中国已经出台了不少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措施,目前最急需做的事情是如何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说:“一些地方政府和银行对国家政策的不执行是房价过高的最主要原因。”她认为,中央政府长期以来以GDP作为指标考核地方政府,而银行出于业绩考虑,在没有额度的控制下,对房地产业大量发贷,帮助维持房价高企。“尽管新增贷款很多,但有些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房地产、股票和银行之间在流转,将虚拟货币推向高端,两三年后坏账可能出现,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到来。”左小蕾说,“抑制房价最根本的措施是把地方政府和银行管好。”左小蕾建议“国家应该调动地方积极性,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通过制度化指标保障经济实质性增长,真正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和增长方式。”是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改用保障性住房投入、制造就业机会以及增强社会保障职能等具体指标。
要想让政策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还要看地方政府的落实情况和责任的承担。然而,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已患上了“房地产依赖症“,土地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从某省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地税收入的增长近年来主要靠房地产业拉动,营业税增收额的四成以上、企业所得税增收额的七成以上来自房地产业。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导致一些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地方很难完全有效地落实到位,同时也是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能否摆脱利益束缚,切实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让人担忧。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就要要求地方政府从民生的角度,更加重视对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求地方政府切实摆脱对卖地财政的依赖,在增加土地供应的同时、降低地价,减少不必要的收费,从而降低商品房的成本。同时,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打击炒楼、捂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抑制楼市投资投机行为,为楼市发展打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