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频现退房 要不要再降价开发商很纠结

2011-10-28 07:37    作者:   来源:东方网  

降价导致退房数量增加,说明楼市环境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东方网10月2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与过去两年“金九银十”的买房潮景象不同,今年秋天一线城市的楼市则频现“退房”现象。杭州一次性退房505套余波未平,北京楼市也在遭遇退房的考验……随着楼市调控继续在全国发力,房价下行压力逐渐增大,这让开发商十分纠结:降价,才能求售回笼资金;也有可能引来前期购房者集中退房。降价导致退房数量增加,说明楼市环境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开发商降价:扛不住了

  “退房事件根本上表明房地产泡沫开始被戳破,房价拐点正逐步来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指出,由于我国房价虚高,随着国家从严调控楼市,市场开始降温,价格也随之出现了回落趋势,各类购房者正以种种手段撤离楼市。

  据记者了解,以京贸国际城为代表的北京市通州区楼盘在2009年底2010年初只有1万元/平方米左右,但在2010年3月份这些楼盘就因新城规划坐地起价,多数楼盘两、三个月内价格迅速翻倍,涨至2万多元/平方米。早有分析人士预言,这一区域价格虚高,缺乏支撑,将成为调控重灾区。

  “这也表明开发商看低后市甚至是资金链陷入崩盘状态,实在扛不住了”,北京市联达地产机构董事长杨少锋表示,经过了新一轮调控大半年的打压,一、二线城市楼市普遍成交锐减,价格停涨,一些开发商被迫降价导致退房。

  置业者退房:看空楼市

  “这同时表明楼市投资投机者和刚需置业者也看空楼市,甚至加速逃离住宅市场”,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从目前的资金流向来看,楼市炒作资金正在加速逃离,一、二线城市住宅市场已经累积了较高的风险,上涨乏力,而对于投资性资金而言,无利可图甚至一定时间内存在贬值风险,都会刺激这些资金撤离。另外,从目前政策释放出来的信号看,楼市调控从紧的方向不会改变,控制高房价的预期仍将持续较长时间,这将根本决定楼市的走势,也将影响炒作资金的信心。

  这一过程势必会带来阵痛,这不仅仅指投资者、刚需购房者将因此蒙受损失,而且从市场反馈来看,随着反暴利、退房等现象的出现,开发商陷入了一种降价不能、自救乏力的局面。首开股份(600376,股吧)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在目前的行情下,房企更加注重现金流,不降价肯定卖不动,我们希望通过降价回笼资金,但一想到降价后的局面,我们又不得不慎重。”

  加强监督破解房价虚高

  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市场研究院分析师陈亮认为,对于仅因降价而要求退房的现象,不应支持,而是应按合同办事,如购房者坚持退房,则由购房者支付违约金,可以退房。

  上述专家同时指出,必须从制度上建立成熟理性的房价定价机制,以打破这种局面。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房价成本进行科学测算,作为市场定价的指导依据,加强房价定价监管。开发商一方面在楼盘定价上必须要给后市留有余地;另外要以产品业态的多元化换取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

  北京市房山区住建委调研员黄文江则表示,在目前土地利益格局短期难以根本改变的局面下,“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等土地出让方式能保证项目合理定价,避免房价的暴涨暴跌。

  杭州:三季度退房555套

  据杭州透明售房网公布,从10月8日至27日20天的时间,杭州退房套数就有30套,这相当于今年一季度的二分之一。数据显示,一季度杭州市退房65套,二季度71套,三季度555套,退房数量逐渐增多。其中9月份海运国际大厦一次性退房505套,在最近三年来极为少见,而央企保利地产(600048,股吧)在杭州的一楼盘三季度退房也高达15套。

  南京:多个项目降幅超三成

  南京市网上房地产10月14日公布的10月份退房名单显示,新增期房退房53套,创出最近几个月来的新高。而在最近3个月的南京退房排行榜上,大华锦绣华城项目以77套高居首位,排第11位的世茂外滩新城二期退房套数也达33套。统计显示,南京市房价环比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近期,南京市多个项目已有超过7折的力度促销。

  北京:楼盘降价引发不满

  在调控最严的北京,在京贸国际城、华业东方玫瑰、首开常青藤等项目现场,购房者们多次表达退房或者补偿的诉求。去年初,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京贸国际城房价由13000多元/平方米一路涨至25000多元/平方米,而如今京贸国际城价格回落至14000-15000元/平方米,引起了业主的不满。

闫晓辉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