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9月份保障房100%开工

2011-08-15 10:47    作者:李松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到今年9月,北京市将做到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开工建设。”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相关部门都在全力抓保障房建设,兑

  “到今年9月,北京市将做到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开工建设。”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相关部门都在全力抓保障房建设,兑现这个承诺没问题。

  这意味着,到9月,北京市将有超过20万套的保障性安居房开工。8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今年1~7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情况,北京市的开工率为70%,已开工套数为14.2万套。

  中央政府要求今年建1000万套保障房,这个任务分解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很繁重的。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假借建设保障房之名,进行福利房分配的现象。王玮告诉记者,北京市绝对没有这样的问题。“北京市确实鼓励国有企业拿出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但建成之后纳入全市保障房的体系进行分配管理,并不是说谁建就谁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北京市的保障房建设体系中,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建设量将会大幅减少,公共租赁房和租赁房的比例将会大幅上升。王玮说,北京市的目标很明确,包含廉租房在内的公共租赁房、租赁房将是保障房体系中主要的发展方向。

  “这么多年保障房建设的探索中,政府部门形成一个共识,政府保障的是居住功能,要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居住需求,而不是居住背后的财产性收入。”王玮说。

  在北京市2011年保障房供应计划中,公共租赁房将占到60%。这类保障房供应对象确定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包括已通过经济适用房、限价房资格审核,尚在轮候的家庭,以及其他住房困难家庭,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

  在公共租赁房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租赁房这种新的保障房形式。

  据王玮介绍,租赁房与公共租赁房的区别在于,公共租赁房建成后需要政府回购,租赁房则不需要经过这一环节,直接租给符合条件的居民。

  在建设用地上,租赁房的建设企业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得土地,但土地是批租,也就是拿地的企业分年上缴土地出让金,而不是一次性交清。这就相当于政府把土地租给企业。企业拥有房子的产权,但没有土地的产权,不能进行再交易。这样的项目在亦庄开发区、中关村园区等处已有建设。

  今年5月29日,海淀区举行了首批人才租赁房发钥匙仪式。新建成的首批600套企业人才租赁房,配租给了88家企业。按照海淀区政府的计划,将用3年时间,筹备建设5215套人才租赁住房。

  王玮说,在保障房建设上,项目进度和设计质量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对社会公众来说,这两个方面同样是关注的热点。

  据介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专门有一个处室牵头,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会进行项目进度的调查,以确保保障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组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完成了政策性住房标准指导图集,以提高小户型的设计水平。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有了标准图集,1995年还颁发了‘95标准’,但2000年之后,开发商都奔着大户型设计、建造,反倒不会做小户型的住宅。”王玮说,现在保障性住房都是小户型,在设计上就遇到了这个难题。通过这个标准图集,小户型设计的难题也就得以解决。

  不仅如此,保障性住房的设计门槛也在提高。

  在过去,任何一家设计单位都可以从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但在今年年初,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下发文件,提高了设计门槛。只有拥有保障房设计经历,并有良好业绩记录的设计单位及设计师,才有资格参与保障房设计的招投标。

  王玮告诉记者,保障房跟商品房一样都是住宅,不能在设计上低人一等。在他看来,在设计质量上,保障房有很多比商品房还好,对空间的利用更加有效、合理。

  王玮告诉记者,保障房的设计和建设,第一步是要把户型平面抓好,接下来就是做好小区整体布局,再下来要做好景观设计、绿色节能,每一步都要上一个台阶。在整个设计建设中,如果发现问题,绝不姑息。

  2006年,北京市大规模进行保障房建设之前,对保障房的布局做出了整体规划:60%的保障房项目要建设在轨道交通沿线,60%的保障房项目要集中在新城区。“绝对不会为完成任务而把保障房放在没水、没电、没路的地方。”王玮说。

闫晓辉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