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拟赴热点城市摸底楼市 政策或微调

2011-07-16 09:06    作者:董映颉   来源:东方网

  据《华夏时报》报道:日前,记者从住建部一位内部人士处获悉,近期住建部将派调研组对一线城市和二线重点、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进行政策摸底和调研,下半年根据市场变化,部分政策或将微调。限购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退出,但是地方限购政策的实施细则可能会被允许调整。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地方主管部门在研究调整当地限购的细则。

  但据新华社报道,7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尽管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当前存在的两方面主要问题不可忽视。从商品房市场来看,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有的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另外,由于担心住房成交量下降过快影响经济,少数地方有了停止执行或变相放宽住房限购措施的苗头。

  会议明确要求,"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

  住建部拟摸底楼市调控

  "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曾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楼市调控效果进行摸底,住建部也参与其中。

  上述住建部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楼市调控趋于稳定,目前主要是监测国内楼市的调控效果。迄今为止,今年上半年全国及各地楼市情况的调研报告和情况说明已经都报上来了。

  "根据目前的数据汇总,部里对调控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上述人士表示,"房价走势已经止涨趋稳,但是目前市场供需的胶着状态仍然存在,成交量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今年2月开始,在政策的叠加效应之下,部分热点城市再次陷入观望僵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成交量锐减。

  记者从某省建设厅的相关负责官员处了解到,现在省内实行限购的城市中,有城市的楼市主管部门向省里提出申请,希望放宽一部分限购的条件或年限。"现在省里也已经把这个情况汇报上去了。"

  而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志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研究是否要将限购政策年限等条件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北京这样的限购政策执行比较严的城市,是否可以通过调整限购年限,来支持自住型购房需求。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和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朱中一均向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已有的限购令等政策短期内不会退出,但如果房价不出现大的反弹,住建部等主管部门也不会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

  限购令背后的博弈

  去年10月份以来,限购令在全国35个城市的实施让楼市"很受伤"。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向记者表示,从今年上半年来看,"限购令"瞬间剥夺了投资客的入场券,部分刚需者也被拒之门外,因此住宅无论是期房还是现房,成交量都大幅缩水。这或许是限购令带来的最重大的影响。

  据搜房网二手房数据监控中心数据显示,7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累计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多数城市降幅达到二至三成。在监测的7个城市中,杭州成交量同比降幅最大,为42.3%,成为"限购令"实施之后的重灾区。

  而楼市销售量下降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末11大重点城市的新房住宅存货总量达到63.4万套,环比上涨0.9%,存货总量继续创新高。而北京市新房住宅的库存量已经逼近11万套,也创今年高点。

  "库存积压,开发商资金回笼受阻,拿地意愿明显下降,各地土地出让金锐减,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事实上受限购影响最深的,不仅是开发商,还有地方政府。"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早在去年下半年各地出台限购政策之时,就已经有城市公布了限购令的政策"有效期",其中,厦门、福州、海口10月份出台限购政策时,将政策的结束期限定在了12月31日,为期仅不足三个月。而温州市将10月中旬开始的限购政策的有效期定为半年。但今年年初,在住建部的三令五申下,各地的限购政策得以延续。

  然而,半年之后,"对限购政策进行细节调整"的呼声再起,这似乎也是调控处于博弈状态的真实写照。事实上,限购令从实行之初就被认为是行政手段,不会长久。但是多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目前的局面下,限购令一旦取消或放松,很可能会引起市场的反弹。如何将政策调整到让各方能够平衡的节点,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闫晓辉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