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自查重点转向施工质量和数据注水
2011-06-12 11:36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综合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看来,中国保障房的麻烦显然不是出在建设进度上。
本报从权威渠道获悉,截至5月底,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实际开工率为32%。尽管远低于外界预期,但在住建部人士看来,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至少远高于2010年的进度水平。
问题不在这32%,而在建设施工质量,以及数据的真实性上。据了解,目前对保障房建设的第一轮严查即将开始,其中,湖北、江苏等省级住建部门的自查将在6月启动。
32%的由来
仅从施工进度来看,2011年的保障房似乎一切顺利。
一位接近住建部人士向本报透露,今年前5个月保障房建设开工率的准确数字是32%。这是住建部从已建立起来的保障房建设专项巡查制度中获取的最新进展,这个数字意味着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中约有320万套已经开工。
而在一些省份,施工进展更是大为超前。例如河北省,截至5月底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万套,完成2011年工作目标的69.7%。而在辽宁省,已开工的保障房也近30万套,而今年分配给辽宁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则为34.88万套,开工率高达84%。“如果仅从数字情况来看,现在这个开工率已经相当不错了。”上述人士对记者称,2010年大多数地方的保障房建设也是从6月份才开始启动,并在第三季度开始集中冲击,其中9月份一个月就有约20%的项目集中开工。
该人士表示,从年初收集的各地情况来看,各地保障房开工进度是:4月底前项目落地,5月到6月完成规划,七八九三个月集中开工,“因此第三季度将是保障房大规模开工与建设的时间窗口”。
目前获取国内保障房建设进度的途径有两条:各省住建部门自行上网公布和各省巡查员向住建部报送。
前者是应住建部5月10日下发的《关于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通知》要求,6月9日前要公布保障房建设计划、开工和竣工相关信息。后者则是来源于住建部同各省建立的保障房建设专项巡查制度,这项制度要求各地在每月5日之前,向住建部专项巡查工作组办公室报送上月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的巡查报告。
因此,尽管上网公布的最后期限已过,部分地区尚未按要求公开,但住建部已从专项巡查制度中获得了最新的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巡查是在为第三季度的集中开工做准备。”上述接近住建部人士对记者称。
质量隐忧
但在层层监督之下,保障房建设的诸多问题也逐步暴露,排在首位的便是质量问题。
6月8日召开全国住房建设系统的电视电话会议的原因,就是各地保障房建设中发现建筑材料弄虚作假、钢筋水泥不达标、已建成的部分项目大规模出现的“渗漏裂”等状况。“保障房使用‘瘦身钢筋’、‘空心楼板’等等劣质建材的现象太普遍了。”北方一位开发商对记者这样表示。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被公认为利润微薄,资金投入不足的保障性住房,却依旧成为一些企业从中牟利的机会。“我所了解的情况是,一些有资质的大企业大规模地去申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但之后却不亲自参与建设,而是将这些工程转包给一些小企业去实际建设。”这位开发商称,原本保障房建设利润低微,且存有政府资金到位不及时的风险,而再经历这样的层层转包之后,最终接手的施工单位如果不偷工减料的话,便注定要亏损。
在当天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住建部祭出的杀招依旧是问责制,要求省级住建部门对发生保障房质量问题的市县主管负责人进行约谈,而对于重大质量问题,住建设部将实施重点督办,并进行通报,必要时直接查处。
注水的数据
除了工程质量外,保障房建设数据注水也将成为这些省份自行检查内容的一部分。
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该市今年新开工的公租房建设一共5个项目412套,但其中两个项目分别为礼品公司宿舍楼和环卫公司宿舍楼,共计有126套房源。而往年开建的4个项目230套房源中,也有两个项目分别为齿轮箱公司宿舍和食品公司的单身公寓,共计132套房源。而该市的限价商品房也全都属于安置房性质。
不过,有地方政府人士表示,工业园区、大中企业等在统一规划的情况下投资建设宿舍楼,并按公租房要求提供房源,本来就是保障房制度所允许的。
而更多的地方则并未按照住建部文件的要求公布保障房建设的信息。在住建部《关于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逐个公开开工项目信息,其中内容应该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等等。但包括北京市在内的许多地方政府,仅仅只是公布了年度保障房的建设和收购计划,并未具体到每个项目。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