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面临中考 全国开工率或小于30%
2011-06-03 08:41 作者:于祥明 来源:大众网综合
前5个月,房地产市场在不温不火中酝酿“退烧”。而保障房建设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内容,若能按计划推进,将对楼市的健康稳定起到莫大的帮助。如今,年中将至,保障房建设即将迎来年度中考,能否交出令决策者和购房者满意的答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记者多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保障房建设“雷声很大”,但“雨水量”够不够,还不明晰。
保障房建设中考能否交出满意答卷?
虽然,房价不上不下,依然高位,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最新统计数据,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3%,增速同比减缓1.9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环比下滑20%以上,均处于调控以来的相对低点。
如今年中将至,保障房建设的进度为业内外所关注。根据5月24日住建部下发的《关于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通知》,20个工作日内各地要公开保障房建设信息。根据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下半年保障房建设仍需加大马力,大干快上,方能确保计划的顺利完成。
全国保障房开工率或小于30%
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已进入执行的核心期,但是记者发现,除了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巡查动员会上公布的部分数据外,很难确切掌握各地保障房建设的实际数据,只能从各地分散的消息发布中,零碎地观察目前保障房建设进程。
依据住建部通报的数据,1—4月份全国大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超过了去年同期,其中河北省已开工13.1万套,占全年任务的37.4%。而且,有媒体透露,河北、安徽、北京等省市保障房开工率已经接近或超过30%。
而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了解到,截至4月末,北京全市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积2436.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90.3%,其中新开工面积为264.9万平方米,增长1.4倍,占全市施工和新开工面积比重分别为29.4%和29.1%。
上周三,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保障房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储备的房源总套数已超过45万套。而从推进情况看,今年江苏省保障房总体开工率已接近30%。这一开工率目前看来是全国最高的。
业内人士指出,按江苏省透露的数据推测,全国保障房总体开工率应该在30%以下。
下半年保障房建设或提速
“此前开工率能接近30%已经相当不错,5、6月份进入开工高潮后,11月底前全国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100%开工的约束性目标可以完成。”华创证券分析人士推测说。
然而,该分析人士也指出,从各地的不同进展情况来看,仍有一部分土地储备不足的省份尚未完成“项目落地”工作。截至3月末,还有十多个省份的开工率低于10%,这使得保障房建设目标的完成又充满变数。
实际上,为加强社会监督、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月24日,住建部要求20个工作日内各地要公开保障房建设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年度计划、开工项目信息、竣工项目信息等。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公布保障房建设资金、土地供应等落实情况。
但是,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大部分省市仍没有公布相关数据。
中央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五一”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京津两地的保障房建设工地,表示房地产调控的决心不动摇。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5月5日至7日在福建考察期间也表示,加快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的硬任务,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资金筹措和运行管理机制。
在这种背景下,河南、河北、江苏、广东和陕西等省市纷纷表态确保保障房建设落地。
其中,河南省表示,截至4月底,各地已筹措建设资金213.04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8.5%;河北今年保障性住房已经开工建设13.1万套,占全年责任目标的37.4%,并且河北省各地政府已落实资金64.03亿元,资金落实比例为53.4%;广东省表示,今年将投入130亿元建31万套保障房,截至4月份,广东全省新开工各类保障房8.84万套,有些市、区开工率甚至已经达到45%—47%;截至5月25日,陕西省各市、县共计划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022个,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53.68万套,目前已开工建设24.96万套;今年沈阳将投资12.5亿元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和工厂化生产方式,建成“拎包即住”式保障房5.4万套。
而记者了解到,除了公开保障房建设信息外,自5月起至11月份,住建部还将组成保障房专项巡查工作组对各地的建设情况、实际进度、竣工信息进行及时跟踪。(记者 于祥明)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