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7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楼市调控仍需继续发力

2011-05-04 08:44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网  

  最近央行连续加息,使得购房者不仅实际购房成本增加,更打击了因担心通胀而买房抵御风险的需求。但从数据来看,目前市场还仍然处于胶着状态,更不太可能出现08年房价大幅回落的局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进入5月,上海、海南等地房展会开始活跃,有开发商为试探市场对价格小幅松动,一些楼盘涌现抢购风潮。有媒体报道:全国多个地区楼市开始呈现回暖势头。

  昨天(3日)下午,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4月,受监测的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较上月上涨0.4%,其中77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1个城市与上月持平,22个城市环比下跌。

  从这样的一份“房地产指数报告”当中我们能看到全国楼市怎样的真实的价格走势呢?昨晚,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陈晟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采访时指出,全国楼市价格走势趋于平稳,并没有所谓的“回暖”。

  陈晟:整个的十个重点的城市基本上是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甚至北京和天津甚至出现了环比的一些跌幅,那么证明整体目前的市场应该是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那么可能跟一般的尽管有77个省市是环比上涨,但是我们要关注到它的涨幅的比例相对的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整个市场的层面的表现是属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不像媒体所说的有一些过渡热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围绕着一种平均线,一个基本平稳的一种波动的状态。

  受国家密集出台“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国各地楼市一度表现低迷。那么,楼市由成交量的下跌到价格的明显松动还需多久?有刚性需求的买房者何时出手呢?陈晟认为:最关键的是如何把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有效分开,让刚性需求得到满足,这还需要细分政策的继续出台。

  陈晟: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我们特刚性需求的这批人群的可满足程度要特别关心,也就是说我们特别想购买房子的这些人他一定是要通过供应量的量的增加,以及我们的限购导致的一些有资源优势的人不跟他抢这个房子,时间节点上让他满足,以及他自身收入的增长进行满足,价格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稳定或者是微幅的调整,或者是微幅的增长,我觉得这都是可以接受的,我认为现在比较好的办法一个就是政府强化的要求比如说中小户型、中小面积的低价的普通商品房的供应量增加,保证选择面加大,另外一个就是通过限购从时间上,包括从供应量的数量上,包括特刚性的收入的支持上,使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

  最近央行连续加息,使得购房者不仅实际购房成本增加,更打击了因担心通胀而买房抵御风险的需求。但从数据来看,目前市场还仍然处于胶着状态,更不太可能出现08年房价大幅回落的局面。

  5月1号,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时的讲话指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是它回到合理的水平,体现了中央对房产调控的决心。

  昨晚,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采访时说,从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本月将是新的调控政策是否出台的重要的时间窗口。

  胡景晖:5月份应该说是从整个今年来看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窗口,因为如果价格仍然没有明显的回调,甚至影响到5、6月份的话,不排除还有后续政策的出台,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保障性住房什么时候能够比较明确的大规模的进入市场,不管是说开工也好还是销售也好,最起码在预期上能够给购房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后续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在哪些地块、多大的户型、卖给谁,什么时间能拿出来,如果这样的时间表更清楚的话,我想对于后期的价格走势特别是价格的降价销售来讲会起到更明显的一个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吸引了大量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这导致楼市泡沫风险加大,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况伟大教授昨晚表示,地方负债很大程度上依赖卖地解决,所以必须找到新的地方融资平台,才能断了房价高涨的根儿。

  况伟大: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来看,中国35个大中城市地方财政应该是土地财政占了当地财政收入的30%多,个别城市都占了50%、60%,很多当地地方政府的债务都是以这个抵押的,如果是地价房价降下去,那地方的债务的偿还,因为我们地方融资平台土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抵押品,怎么解决地方政府应该拿出相应的配套措施来,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这种分配。

||||||

闫晓辉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