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楼市政策调控后 房企十强疯狂拿地

2010-11-15 18:05    作者:曾静   来源:  

9月底开始的二轮楼市政策调控至今已满月,但近期陆续爆出的房企销售数据却令人震惊。11月5日,富力地产联手合景泰富,以23.5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新江湾城项目,双方借此筹谋布局上海市场。

  9月底开始的二轮楼市政策调控至今已满月,但近期陆续爆出的房企销售数据却令人震惊。万科、恒大等多家公司不仅完成全年销售指标,单月业绩还再创历史新高。

  项目遍地开花的房企,必然要维持后续土地储备。近期,恒大、富力、保利等开发商“跑马圈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据初步统计,二次调控后房企拿地已接近20次,金额超过200亿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高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新政调控之下,开发商依然在土地市场高歌猛进,究竟为何?

  11月拿地火热

  逆势下,标杆房企拿地热情不减。

  11月3日,恒大地产在长春掷金13亿元,一举拿下该区域4幅宅地。

  同日,华远地产以2.06亿元买下北京裘马都10号楼项目以及47个地下车位。其中,地下车位单价20万元/个,共计940万元;10号楼总价格为1.97亿元,楼面均价为24770元/平方米。

  同样是在11月3日,合生创展拟以约68.75亿元的高价收购北京通州马驹桥镇地块和合生世界村附近两商业项目。

  11月4日,合生创展再出手,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先国际,于9月29日以15.59亿元的价格投得上海市金山新城区一地块。

  11月5日,富力地产联手合景泰富,以23.5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新江湾城项目,双方借此筹谋布局上海市场。

  中国研究院最新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显示,11月1日~11月7日,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土地173宗,比上周增加109宗,推出面积635.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0%;其中住宅用地占40%,推出面积25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1%。其中二、三线城市住宅用地交易相当活跃,福州、大连、天津土地成交面积大幅上涨,天津上升了18.28%。反观一线城市,除广州外,成交面积普遍下跌,北京环比下跌31.92%,上海下降了8.45%。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一线城市的调控让房企转战二、三线城市。这不仅因为政策调控对二、三线城市影响小,而且二三线市场具有巨大的投资和购房需求,可以减少房企拿地成本,投资回报利润高。“从今年前10月各大房企销售业绩的项目来源看,二、三线城市楼盘占40%以上销售利润。”

  10房企销售超3000亿元

  笔者粗略计算,“9・29”二轮政策调控到目前,在已公布销售业绩的十大房企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长春等土地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额达230亿元。

  在各家开发商积极抢地的背后,有庞大的现金流支撑。

  10月,万科销售额再次单月突破百亿元,这已是自8月份以来,万科连续3月单月销售过百亿元。

  恒大地产10月单月销售达55亿元,而前10月总销售额已超过411.6亿元,提前完成今年再度提升的总销售目标。

  粗略计算,在已发布销售数据的前十大房企前10月累计销售总额达3225亿元。

  靓丽的销售业绩增强了开发商扩张的野心。恒大以70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坐拥土地爷头把交椅。在此前的恒大业绩会上,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坦承,今年恒大已率先进入三线城市,未来还可能增加项目数量,只有全国项目数量达到130个左右,才能配合未来集团销售业绩持续增长的需要。“今年前10月许多品牌房企已完成了80%或90%销售指标,现在房企自有资金非常充足。”谢逸枫指出,在调控下政策下,许多房企认为现在是土地市场的抄底时机,所以会出现这一波拿地热。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市场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105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积568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成交387宗,成交土地面积2620万平方米。报告指出,受二次调控的影响,土地市场价格上涨趋势受到明显抑制,住宅用地楼面地价环比降幅近三成。10月份,全国105个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173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9%,同比上升7%。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