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地产加速整合地产业务

2010-11-09 17:33    作者:严虎   来源:  

为了加速整合大股东地产业务,中粮地产(000031)不等配股融资方案的审批而自行筹资收购。5项房地产资产包括收购中粮集团拥有的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的股权、苏源集团江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苏州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地

  为了加速整合大股东地产业务,中粮地产(000031)不等配股融资方案的审批而自行筹资收购。

  11月5日,中粮地产公告称,公司现已使用自筹资金先行收购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上海加来净资产评估值115456.37万元,对应的收购价格为58882.75万元。

  中粮地产表示,待配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利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投入的自筹资金。

  上海加来是中粮地产募资收购名单中的一个。

  9月9日,中粮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总股本18.137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10股配3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5.37亿元,其中的27.17亿元将用于收购母公司中粮集团名下5家住宅开发房地产公司的股权,其余资金将为部分项目后续开发提供支持。

  5项房地产资产包括收购中粮集团拥有的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的股权、苏源集团江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苏州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的股权、万科中粮(苏州)置业有限公司49%的股权,合计权益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

  中粮地产表示,“本次股权收购事项,是为了履行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及2007年配股时作出的承诺――为了防止同业竞争,中粮地产集团将把住宅地产项目注入上市公司。”

  中粮地产2007年发布的整改计划公告披露,根据集团的安排,公司将作为住宅地产业务发展的平台,并逐步注入集团的优质资产。

  2008年3月,中粮集团就曾有意向中粮地产转让上海加来51%的股权,当时一并拟转让的还包括另外8家房地产企业的股权,约合40亿元资产,但最终该转让计划无疾而终。

  2009年9月,中粮地产宣布拟募资35.37亿元,拟对上述项目实施融资收购,以及对苏源集团江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颐和南园项目三、四期和中粮地产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后沙峪项目的后续开发提供项目发展资金。该配股收购方案于2009年11月20日已获通过。

  中粮地产在此次公告中解释称,目前之所以对原配股方案进行修改,是因为上述收购方案的评估报告过期,重新进行资产评估所致。

  中粮地产被视作中粮集团整合住宅地产业务的平台。

  据统计,中粮集团旗下有14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粮地产在《配股说明书》中将这14家具有竞争关系的房地产公司分为三类:一是开发项目已近尾期,再无土地储备,收购进入上市公司已无益处的公司;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暂时不能注入中粮地产的公司;三是从事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粮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包括住宅、商业、酒店及旅游地产等四个板块。其中有两大房地产业务平台,包括A股上市公司中粮地产和未上市公司中粮置业。前者以住宅开发为主,后者则侧重于商业地产开发经营。

  自2004年入主中粮集团以来,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设想未来中粮集团房地产主业经营目标将在200亿元以上,中粮地产主攻住宅和工业地产。随后,中粮地产就展开了一系列的资产调整,陆续将天泉置业有限公司、厦门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个地产项目转让给中粮地产,同时将旗下6个地产项目交由中粮地产托管。

  显然,中粮地产此次的收购是等不及融资方案审评通过而加快了整合的步伐。

  中粮地产今年重点在增加土地储备。2010年至今公司共花费62.96亿元按权益分别在北京、杭州、成都、沈阳和深圳获得土地6块。截至目前公司拥有项目15个,粗略估计总权益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在加速整合之时,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中粮地产在2010年中期实现扭亏净赚7367.74万元,同比增长2297.15%。201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24.8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61%;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收益2.15亿元,占营业利润的136%,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中粮地产预计,今年全年业绩为1.12亿元,2011年业绩为2.90亿元。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