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或迎最长调控期 开发商将面临前所未有考研

2010-09-02 17:23    作者:赵尔印   来源:  

高层近期的强烈示警,击碎了盘旋于楼市上空的流言蜚语与各种利益集团的猜测。前述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负责人指出,是否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必须在坚持现有调控政策下,再观察一段时间。

  高层近期的强烈示警,击碎了盘旋于楼市上空的流言蜚语与各种利益集团的猜测。种种迹象表明,此轮调控有可能是2004年以来最长的调控期。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8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作报告时说,国家将“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张平说,目前,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天内两次提出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原建设部房地产主管官员、现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从李克强讲话释放的信号来看,房地产调控不会就此而放松。核心在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其根本是通过扩大供应的方式来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局面,而另外一个方式则是通过抑制投机来收紧流动性。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中房协内部也有分歧:房地产调控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房地产投资下降是否值得忧虑,是否要继续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但楼市趋势已渐趋明朗。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将会坚持下去,时间可能超过业内人士此前的想象;另一方面,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同时弥补调控可能带来的房地产投资下降,保障房建设继续加速。

  虽然开发商基本策略仍然是能扛则扛,但他们快扛不住了。

  “请给调控一点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余永定撰文指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不能单纯依赖钢筋水泥。中国的问题更大程度上在于资源配置不当,而非房地产泡沫破灭。目前,房地产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占据了太多的经济空间。很长时期以来,中国一直过分关注GDP的增长。但增长并非推迟急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的借口。一旦启动这种再调整,必然会导致经济减速。但这是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的唯一途径。耽搁的时间越久调整的过程也就越痛苦。

  21世纪不动产集团市场总监林蕾结合高层的表态分析说,来自最高层对楼市的定调声音,可视为对那些放松楼市调控的暗流一个强力回击。其背景是,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必须将房地产投资规模降下来。这意味着2010年4月17日启动的本轮调控,不会很快结束,而有可能成为200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楼市调控。

  前述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负责人也指出,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6月份缩小1.1%;环比与上月持平,在6月份出现0.1个百分点的下降后止跌。“如果以遏制房价上涨过快为调控目标,那么究竟房价降了没有,6月份才止涨,7月份环比持平,调控刚刚开始,不能轻言放缓。”

  他还指出,现在衡量调控结果的手段太过局限,太过于依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在他看来,调控还没达到目标。“特征是交易量的恢复,如果交易量还没恢复,就证明房价还需要调整,现在讲是否暂缓出新的政策,为时尚早,调控政策有一定的时滞性,请给调控一点时间。”

  和当前很多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一致,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楼市调控必须坚持下去。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楼市宏观调控到现在,还没有产生副作用。中央调控房地产的目标不仅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十条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表述是要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不仅是抑制房价增长过快,还要使其回归合理水平,即回到大多数家庭能承受的水平上。

  保障房建设对冲调控负效应

  8月21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出,在人口较多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在制度设计上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逐步形成梯度消费的住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加强保障房建设也是弥补房地产投资下降的主要举措之一。国泰君安分析师孙建平曾在报告中指出,根据测算,2010 年580 万套保障房、120 万套的农村危房投资额约3500 亿元。可为房地产投资贡献10%的增长,相当于弥补调控带来的商品房投资下降10%。而由于地方与中央签订了责任书,且明确年底考核和问责,所以580 万套保障房棚户房、120万套农危房的建设将能完成,好于以往。保障房投资力度加大,将有利于控制高房价,减少来自刚性需求的恐慌性需求,有利于房价和销量上升趋势得到更好的延续。

  从这个角度讲,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将为2010年下半年以及2011年中国经济在平稳回落时期发挥积极的对冲作用,也是避免宏观经济出现大幅回落的重要动力之一。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010年四季度以及2011年的大部分时间处于调整状态,可能会使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较低水平,进而使得在2012年或者以后房地产行业景气回复时,房地产的供应会显著减少,供求缺口增大,从而加大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此时如果有较为充足的保障性住房供应,应当可以部分平衡这种显著的供求缺口,对冲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这种强烈正反馈色彩的供求波动。

  开发商扛不住降价的大趋势

  作为市场分析人士,林蕾的看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林蕾指出,当前楼市走向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调控政策的持续性,而一旦市场获得调控将持续较长时间的信号,人们的预期反而会稳定下来。开发商该降价的就会降价,而不是一味观望,或赌博政策会转向;二手房业主也会调整其预期,适当降价出让;同时,确有需求的消费者也会进入市场而不再等待房价大跌。因为调控一旦拉长,则房价即使下跌也不会以急烈的形式出现,而是缓慢、逐步下降。

  前述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负责人指出,是否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必须在坚持现有调控政策下,再观察一段时间。继国土资源部清查囤地之后,商品房预售监管措施被迅速提上日程,而深圳在9月1日将率先执行,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在酝酿该措施出台。对此,SOHO中国(00410.HK)董事长潘石屹直言,开发商没钱了。在租金回报率仅1%的情况下,房价想要维持住并不现实。他近日再次重申,住房价格将跌回2009年初。而按照潘石屹的预测,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至少要下跌30%以上,才能回到2009年初的水平。

  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前期一些低价开盘并获得良好销售业绩的项目已经在酝酿小幅涨价。“CPI都在涨,为什么房价不能涨。”北京一位项目负责人反诘。

  不过,与开发商的死扛不同,多数业内专家认为,新的一轮降价潮即将到来。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