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发布亮丽中报净利25亿元增近4倍

2010-08-31 20:29    作者:赵尔印   来源:  

截至6月30日,恒大拥有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252.4亿元人民币、尚可收回的合约销售金额57.9亿元人民币,连同期末现金余额,可动用资金达495.2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恒大目前土地储备总量7238万平方米,包括73个项目,分布在36个城市,89%为省会级城市;总土地储备可滚动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3333.HK)昨晚在港交所发布今年半年报。半年报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16.4亿元上升为203.7亿元,同比上升约11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5.2亿元上升为25.0亿元,增长近4倍;每股盈利由去年同期的0.04元上升为0.16元,同比上升300%。同时,充沛的土地储备总量、低成本的地价和充裕的现金流是这份半年报的亮点。

  数据亮丽增长幅度大

  恒大的半年报数据亮丽并不令人意外,每个月发布的月报均显示了其突出的业绩增长。昨日发布的半年报用更多的增长“倍数”数据对此进行了强化:上半年,恒大集团的收入激增11倍,收入绝对数据在全国各大房地产企业中名列第一;毛利激增8倍,主营业务利润激增12倍,净利润激增近4倍;可动用资金近500亿元,总资产增至800亿元,总负债率仅31.8%,合约销售面积全国第一。而销售及行政费用占营业额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46.7%,大幅降低至6.6%,下降40.1个百分点。

  亮丽的还有现金流这一牵动房地产企业生死的重要数据。半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恒大的现金余额为港币211.9亿元,位列全国房企第二。年初,恒大的计划是每月现金余额保持在100亿元港币左右,但后来根据对宏观调控趋势的预测,实际每月的现金余额都保持在150亿元港币以上,6月更达到了超过200亿港币的水平,这对于房地产企业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6月30日,恒大拥有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252.4亿元人民币、尚可收回的合约销售金额57.9亿元人民币,连同期末现金余额,可动用资金达495.2亿元人民币。

  平均土地成本519元

  作为房企龙头,恒大较早便进入了发展潜力巨大的二、三线城市及城乡接合部等升值潜力较大的板块,通过多元渠道完成对各地小房企的并购,实现资源整合。从半年报数据看,恒大获取的土地成本都很低。

  数据显示,恒大目前土地储备总量7238万平方米,包括73个项目,分布在36个城市,89%为省会级城市;总土地储备可滚动开发3-5年;项目分布广泛,平均每个城市土地储备仅200万平方米。特别是,恒大平均土地成本仅519元/平方米。上半年,集团新购土地26幅,新增土地建筑面积2221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平均成本也只有738元/平方米。

  半年报显示,恒大723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的总地价款为375.6亿元,已付239.4亿元,未付土地款累计为136.2亿元。其中,未付土地款按照协议今年下半年需付65.4亿元,2011年内需付59.6亿元,2012年内需付约11.2亿元。以此与恒大的现金流数据比较,土地款支付的压力非常小。

  坚持快速开发策略

  恒大的一贯做法是每个项目坚持快速开发、大规模开发、快速销售和低价销售。半年报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个特点。

  恒大的通常惯例是从拿地到开工6-8个月时间。截至6月30日,恒大的所有73个项目中,已有67个项目正大规模开工建设,开工项目比例达92%。恒大723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中,已有2306万平方米在建,占总土地储备面积的32%。这一在建数据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亦名列第一。数据亦显示,恒大上半年的交楼均价为5192元/平方米。

  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昨天在香港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恒大的利润主要来自超前的发展战略,来自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来自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建筑商)的让利,恒大要少赚老百姓的钱,要多建老百姓买得起的精品住宅。”

  恒大的快速开发策略主要是基于标准化运营与集约化管理,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规模效益,有的原材料采购价是市场价的2-3折,以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工程集中招标,以降低建设成本;通过快速开发,减少资金占用、减少利息,以降低财务成本。恒大已经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有效控制了成本,而市场的反馈则在这次半年报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