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空置率”
2010-08-26 17:28 作者:严虎 来源:
资料图片:空置房有多少,空置率有多高?近期,这个关键性的房地产市场指标,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谜团。
“住房空置率”值得追问。但是,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并非新问题,我们更应关注调控楼市的政策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这才是满足百姓住房需求、保持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期,一场关于住房空置率的讨论席卷各地,政府、媒体、房地产商、普通百姓纷纷各抒己见。即便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无法统计住房空置率”之后,市场各方仍然不依不饶,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由于真相扑朔迷离,这一事件甚至被戏称为“空置门”。
公众如此关注住房空置率,是对当前高房价不满的集中反映。据统计,今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是连续15个月来首次下降,7月房价环比则与6月持平。可见,尽管当前房价略有调整回落势头,但整体还处于不合理的高位,居民买房仍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市场很无奈,百姓很着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对住房市场可能存在的“高空置率”深恶痛绝――有人不光喝酒吃肉,还在浪费粮食,我凭啥连馒头都吃不起?心中有气,对住房空置率问题自然盯住不放。
公众关注住房空置率,也是渴望摸清楼市真实状况却又无从入手的反映。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数据统计较混乱,相关信息缺乏公信力。例如,关于房价上涨的比率问题,就曾有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发布相差甚远的数据,令人无所适从。此次调查住房空置率,民间先后有人采取“查黑灯”、 “测电表”、 “晒水表”等方式,最后却被有关部门证明不科学,而最权威的统计局又表示难以统计,让大伙儿很不满。
尽管如此,我们对住房空置率的关注却不能“跑偏了”。且不说在我国现有统计体制之下,对住房空置率确实难以作出科学统计,即便统计出来,又有多大意义?例如,大家都知道住房市场的投机、投资等行为,那么,设若真的存在较高的住房空置率,那也不过是为这一事实再增一个佐证而已,对解决问题能起多大作用?
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诸多弊病,国家早已做出相关部署安排,意图明显、方向明确,但关键是,这些举措都能得到落实吗?
年初以来,楼市调控重拳频出,目标直指投机型购房。继将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后,国务院又发出通知,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但据了解,该政策在个别地区并未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就为投资、投机留出了空间。某中央媒体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调查表明,一些银行还在打政策的“擦边球”,个别地方的第三套房贷不是偷偷重启而是从来就没停止过。
不只是第三套房贷的问题。政策要求“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是否真的做到了?政策要求“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是否执行到位了?
“住房空置率”值得追问,我们可以保持关注。但是,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并非新问题,我们更应关注一系列调控楼市的政策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这才是满足百姓住房需求、保持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围绕住房空置率这个关键性的房地产市场指标,近来各方争议不断。统计部门表示,“要清楚计算出来很难”。
从技术角度说,我们不缺少相应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部门。电力部门可以通过电表数据获得房屋用电量,统计部门可以授权城乡经济调查队展开专项调查,物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社区物业数据获取有关信息。因此,空置率不应该成为标准不一、说法各异的“传说”。事实上,近来杭州、海南一些地方部门自行展开的调查表明,至少抽样调查是较为可行的。
新华社:透视楼市“空置率”之争
空置房有多少,空置率有多高?近期,这个关键性的房地产市场指标,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谜团。各方莫衷一是,统计部门称“要清楚计算出来很难”。
“空置率”“多套房认定”“二手房价格”等楼市信息的统计、发布,屡屡引发争议,暴露出房地产一些信息工作中的“软肋”。显然,摸清楼市的基本“家底”,完善相关信息的统计、发布工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已是不容回避的课题。
央视:国土部称全国闲置土地近17万亩 警告地方政府?
全国房地产市场闲置土地的面积大概是将近17万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缺不缺地?如果缺的话,哪儿来这么多的闲置土地?如果缺的话,为什么在本应该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如今却是杂草丛生,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囤积土地坐地生财呢?
国家统计局详解商品房“待售”和“空置”面积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8月11日表示,商品房待售面积和空置面积不是一个概念,想要计算出准确的空置率很难。
盛来运表示,国家统计局注意到了网上反映。大家觉得发布待售面积还不过瘾,希望公布空置率,我们很理解,但目前国家统计局还不能计算出空置率指标。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