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后到80后 跨越30年的婚房故事

2010-08-13 17:14    作者:薛明   来源:  

30多年前,在单身宿舍里砖头一垒搭块木板就能搞定;”  张先生在长虹路上买了一套新房,单价5300元/平方米,他们单位里那些老同事来他家做客之后都很羡慕,觉得张先生的生活品质比他们强多了。”  从2007年到2010年,房价仍然有起伏,但始终让刘小姐他们承受不了,时间不

  30多年前,在单身宿舍里砖头一垒搭块木板就能搞定;30年后,买房已成为大多数人结婚的必要前提

  还有四天,就是七夕。对于不少甜蜜情侣来说,在这个浪漫的季节步入婚姻殿堂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婚房,对于不少即将成立的小家庭来说无疑是头等大事,承载着人生另一个历程的开始。

  房子,既是一座建筑,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时代的倒影。从40后、50后、60后,到今天的70后、80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婚房,也都发生过无数耐人寻味的故事,更折射出三十年来人们对于婚房观念的巨变。

  《扬子楼市》特地寻找到从40后到80后各个年代南京人的代表,不夸耀,不隐瞒,请他们都来讲一讲自己的婚房故事。

  40后

  那时结婚很简单,砖头一垒,上面搭块木板,再把两床被子抱过来并排摆一起,就结婚了。

  在父母宿舍里结了婚

  讲述人:陈先生夫妇结婚日期:1976年10月1日

  老陈,生于1948年,年轻时在部队当兵。眼瞅着已经二十多岁早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开始着急了,赶紧托人做介绍,女朋友是有了,可是结了婚住哪呢?老陈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人都住在父亲单位分的一间宿舍里,晚上要睡觉了就铺好三张床,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还得再收起来,不然人都没处站。

  就这一间房,总不能让结婚后的老大夫妻俩再住进来。幸而老陈父亲在单位里有一定的职位,总算又争取到一间宿舍给他们做婚房,这在老陈那一代人结婚时已经算是很好的条件了,“大多数人都是和父母挤着住”。

  “那时结婚很简单,砖头一垒,上面搭块木板,再把两床被子抱过来并排摆一起,就结婚了,哪里像现在的孩子,结婚得住新房子不说,还得花大价钱装修。”老陈对于眼下的年轻人结婚大操大办的现象颇有些看不惯,经常会给孙子孙女们忆苦思甜,“那时哪里有卫生间呀,厕所是公用的,连厨房都是公用的,尽管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不过那时邻居们之间的关系也好着呢,大门钥匙都可以放心地让邻居保管,现在呢,你都不知道对门邻居姓啥!”

  婚房空间不大,只能放一张1.5米宽的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女儿出生后就在房间里又添了张一米宽的小床。

  婚房是厂里分的“蜗居”

  讲述人:殷先生夫妇  结婚日期:1983年7月23日

  出生在1957年的殷先生是个典型的50后,少年时响应号召离开学校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6年返城后接了父辈的班,进了南京一家大型国企做工人,跟着师傅再从头学技术。工作稳定下来后,师傅又给殷先生介绍了个对象,也是同一个厂里的,1983年他们结婚了。

  结婚时厂里给他们分了一间房,是厂里专门盖给职工住的单身宿舍。就在厂区里面,两层楼的那种老房子,一层住着十几户人家,楼道两边的房间门对门,也没有厨房,家家都是在门口摆个蜂窝煤炉,每到晚饭时间就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一层楼共用一间公共厕所,楼道里堆满了杂物,而且没啥隐私,谁家要是吵架,整栋楼都能听到。

  殷先生的婚房空间不大,只能放一张1.5米宽的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1985年女儿出生后就在房间里又添了张一米宽的小床,显得更拥挤了,“前段时间不是有个叫《蜗居》的电视剧很火嘛,其实我们当年结婚时住的房子才叫蜗居呢,当时很多人都是这样,在一间小小的宿舍里结婚生子。”

  60后

  当时我父母住的是平房,我们就在院子里又搭了一间房,这样才算有了个住的地方。

  在院子里搭了一间房

  讲述人:周女士夫妇结婚日期:1990年5月2日

  在同龄人中,1962年出生的周女士属于结婚较晚的,因为结婚前把她和老公两个人的单位领导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也没要到一间房,眼瞅着两人都快三十了,实在拖不起,而老公父母家里已经住了三代人,没办法,最后结婚时只好借住在自己父母家。“当时我父母住的是平房,我们就在院子里又搭了一间房,这样才算有了个住的地方。”

  周女士记得很清楚,1990年的时候,现在高楼林立的鼓楼那时还基本都是平房,每天早上起来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公共厕所里倒痰盂。后来城市改造,鼓楼很多的老平房才逐渐都被拆迁了,父母终于住到了五十多平方米的三房里,那时房子是公家的,每个月只要交几块钱的房租就行了。周女士老公的单位这时也终于通知他们,有间宿舍空了下来,他们可以搬进去住了。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取消了,周女士他们就把住的房子买了下来,有60平方米左右,虽然也不算大,但只花了1万多块钱,“我们算是幸运的,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

  张先生在长虹路上买了一套新房,单价5300元/平方米,他们单位里那些老同事来他家做客之后都很羡慕,觉得张先生的生活品质比他们强多了。

  在房价大涨前买了房

  讲述人:张先生夫妇结婚日期:2004年11月18日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发现不仅国家不包分配,而且连本科文凭都不值钱了;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国家却取消了福利分房,想要有个家得自己花钱买了,这就是70后的尴尬和烦恼。”1978年出生的张先生颇有些无奈。

  2000年工作的张先生错过了福利分房,可起初他并没有买房的意识,觉得当时的新房价格好贵。“2002年万科金色家园开盘,单价4000多元/平方米,现在听起来很便宜吧,可那时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二道埂子还敢卖这么贵,疯子才会买!”

  没想到的是,万科金色家园卖得真不错,南京的房价也开始噌噌地往上涨。2003年年底,张先生和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租房结婚那是肯定行不通的,“是谁说的来着,丈母娘推动买房需求,我觉得挺有道理,呵呵。”张先生和女朋友开始四处看房,这时才发现城中的楼盘都涨到七千多了,连城墙外的楼盘也得五千开外。

  2004年2月,张先生在长虹路上买了一套新房,单价5300元/平方米,“商品房和老小区的景观、环境、管理的确有很大差别,我们单位里那些分到房子的老同事来我家做客之后都很羡慕,觉得我们的生活品质比他们强多了。这两年刚工作的新同事就更羡慕我了,现在房价太高,他们只有望房兴叹!”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他们来说,为了能快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二人选择了“曲线救国”。

  无可奈何成了“啃老”族

  讲述人:李先生夫妇  结婚日期:2010年5月15日

  现任职于某传媒公司的李先生出生于1983年,他的妻子1984年生,是一名保险公司的内勤。两人新婚不久,是一对典型的“80后甜蜜小夫妻”。

  说起他们的婚房故事,二人感慨颇深。两人都不是南京本地人,本科毕业后都选择留在南京发展事业。他们2006年相识,那时南京房价还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刚毕业不久的他们来说,在南京买一个大房子仍旧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能快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二人选择了“曲线救国”。经过千挑万选,最终敲定了中央门安怀村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当时大概30万左右,李先生说基本是靠其家里援助的。

  2008年1月份,二人积蓄了两年的力量加上家庭的部分资助,幸运地赶在南京房价上涨大潮来临之前,购买了位于城东鸿意星城的一套130平方米的新房,总计85万左右。李先生说,他们打算今年装修新房,大概明年底就能住进大房子了。说起目前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李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啃老”是一种无奈之举,现在面对这么高的房价,想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买房梦想实在是难上加难。

  用李先生的话说:“我们只能算先借家里的了,以后慢慢还吧!”

  从2007年到2010年,房价仍然有起伏,但始终让刘小姐他们承受不了,时间不等人,两人最终决定租房结婚。

  决定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

  讲述人:刘小姐及男友结婚日期:计划在2010年国庆期间

  刘小姐在南京工作5年后,男友赵先生才从外地来到南京。两人商量好今后定居南京,第一件大事就是尽快买房。2007年正值楼市疯狂,居高不下的价格让两人实在难以承受。

  到了2007年底,刘小姐和赵先生发现楼市的狂热有些降温,决定再等等看。没想到还真迎来了楼市调控。2008年年中,楼市开始步入漫漫跌势,南京楼盘纷纷打出大幅优惠,甚至还可以到售楼处跟开发商谈价格。

  此时,刘小姐和赵先生看中了江宁岔路口附近一个新开楼盘,但这家楼盘在周边只有6000出头的单价时,仍坚挺在6500元以上,两人考虑多时,决定再等这家楼盘降价。除了这家楼盘外,赵先生认识了一个龙江某楼盘的开发商朋友。而这家楼盘因为市场太冷不得不封盘不卖,并发动内部员工消化。赵先生的朋友说可以给他一个内部购买指标,当时价格仅有7500元。但面对最小面积140m2的房源,两人最终还是放弃了。

  没想到,楼市又迎来救市以及其他诸多变故。2009年房价继续飙升。到2010年,仍然没有买到房的赵先生和刘小姐后悔不迭。但时间不等人,两人最终决定先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再一步步考虑买房问题。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