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房价下跌50%

2010-08-09 18:49    作者:赵尔印   来源:  

一则“银监会建议京沪杭深四地暂停第三套房贷”的传闻让原本已经高度紧张的房地产市场再次绷紧神经。”  但业内专家同时指出,压力测试是商业银行经常使用的前瞻性风险管理手段之一,“房价下跌50%”只是极端情景假设,并不代表监管层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

  一则“银监会建议京沪杭深四地暂停第三套房贷”的传闻让原本已经高度紧张的房地产市场再次绷紧神经。市场俨然已将银行第三套房贷政策视为试探房地产新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而部分城市重启房贷压力测试、预设下跌幅度提升至50%的传闻,更令人揣测,楼市调控的时间跨度和深度是否将趋于更加严格?

  京沪杭深叫停第三套房贷

  对于“京沪杭深四地暂停第三套房贷”的传闻,银监会并未直接正面回应,只是公开重申了此前对于第三套房贷的政策,即部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及利率应大幅提高,具体由银行自主确定。

  “其实这更多的是在强化政策,影响心理预期。”某国有大银行上海分行人士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上海银行业第三套房贷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多家银行表示,已经接到总行层面通知,开始停贷第三套房。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明确表示,近日已经接到农总行关于暂停办理第三套房贷业务的通知,目前已经暂停办理第三套房贷。招行上海分行人士也表示,该行第三套房贷此前就已经停止申请。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负责个人金融业务的副行长则表示,该行此前虽未完全停止第三套房贷,但房贷新政策实施以来的审批异常严格谨慎,“几乎已经相当于停掉”。

  加码:假设下跌50%

  在“第三套房贷暂停”风声中,监管层还重启部分城市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压力预设条件更大大加码。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分行个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上月开始,监管层已经要求各银行开展新一轮压力测试,而测试假定条件在原来“房价下跌30%”的基础上更为严格,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预设“房价下跌50%”的条件下进行压力测试。

  此前,各商业银行按照房价下跌30% 的情况的压力测试显示,在房价下降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重度压力下,样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会上升 2.2个百分点,税前利润下降20%;46家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将上升 3.5 个百分点,贷款损失率增加30%。

  而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测试除个人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房贷业务外,还将针对房地产关联度大的行业信贷,如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信贷进行测试。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各家银行对于房地产信贷风险承受能力有所不同。那些近年来较为激进介入房贷的银行面临的风险较大,而国有大行普遍承受能力较强。民生银行行长洪崎7月底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则透露,如果房价下降40%,对信贷质量“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总体完全能够承受。

  不代表监管层对走势的判断

  “加大风险预期,适当提高压力测试要求,或许更能反映近两年房地产信贷资产的真实情况。”上述商业银行个贷部负责人说。

  他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在2009年以后迅猛上涨,而有相当部分银行贷款是在房价迅速上升期发放的,因此客户对房价下跌的承受能力较弱,房地产信贷质量压力较大。

  记者调查亦证实了这位人士的判断,在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房地产贷款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更高,呈现高价位下的高增速、高集中度这“三高”趋势。

  一是高价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虽然涨幅开始回落,但5月份、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依然分别同比上涨了12.4%、11.4%。

  二是高增速,尤其是个人房贷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12月末,全国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达到38.1% ,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增速分别达到41.4%、49.4%、40.6%、31.4%。

  三是高集中度,在部分城市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超过50%。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房地产信贷规模大、占比高,这还不包括建筑业贷款,如果再加上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其他贷款,涉及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总量将非常庞大,贷款及风险集中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但业内专家同时指出,压力测试是商业银行经常使用的前瞻性风险管理手段之一,“房价下跌50%”只是极端情景假设,并不代表监管层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

  (据新华社上海 8月8日电)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