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闻正成为流言的聚集地

2010-07-23 16:37    作者:薛明   来源:  

从新闻专业角度来看,消息频飞、众说纷纭的楼市渐成假新闻泛滥的舆论舞台。寻找极端话题,进而吸引眼球、刺激社会,让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进一步增添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正在成为楼市新闻的操作模式。

  从新闻专业角度来看,消息频飞、众说纷纭的楼市渐成假新闻泛滥的舆论舞台。保证新闻真实、客观的职业原则,面对传言小心求证、谨慎报道的专业理念,在充斥着传闻、猜测、流言的楼市新闻面前,变得极其苍白无力和无足轻重。寻找极端话题,进而吸引眼球、刺激社会,让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进一步增添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正在成为楼市新闻的操作模式。

  当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一些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数据相互矛盾造成的信息混乱,也有部分专家治学作风轻浮、说法过于随意带来的舆论影响。但是,消息来源的不确切,并不是媒体报道一再失真、误导社会舆论的免责理由。面对众说纷纭的各种楼市信息,保证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不仅适用,而且依然有效。比如,要“检验来自所有来源的信息准确性,小心避免无意的错误”,“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指明消息来源”,“公众应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此外,要“认识到采集和报道信息会引起伤害和不适,报道新闻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傲慢自大”等等。

  从上述新闻报道原则上,人们可以看到,谨慎小心、如履薄冰、慎重求证,是新闻媒体和记者面对流言传闻应有的基本职业态度。作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舆论守望者,应该尽可能摒弃夸大虚浮的报道文风,以理性、客观、务实的态度影响社会,在发现问题、设置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在越来越多的楼市新闻报道中,新闻操作的专业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比如,有关物业税、房产税的一些报道中,对法治理念的倡导,对立法程序的尊重,对急功近利、心情迫切的政府加税行为的高度警惕,这些媒体本来应该坚守的公共价值和社会立场,被心情急躁、娱乐轻浮的报道者忽略和遗忘。崇尚政策批评和社会良心的媒体本色,时常被湮没在仇富情绪浓厚的民粹思潮里。挑动社会对立和仇恨情绪,在一些说法极端的报道里若隐若现。

  新近有的一个震惊世界的数据:中国空置房6540万套,足够两亿人居住。即便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真的轰轰烈烈开展很长时间的全国性的房屋普查,也不敢轻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空穴来风”,就像印证贫富差距过大的舆论炸弹,不管穷富,在受众心理上都会产生骚动不安和强烈的不稳定感。

  当然,要求媒体在报道时有所节制、坚守理性和公共价值之外,还有必要对楼市政策主导者进行必要提醒。由于一些官员长期沉浸在管制、审批高于一切的权力迷幻中,固步自封,导致管理方法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严重脱节。以城市人口、婚姻、家庭、住房等社会基本信息为例,信息不全和失真,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问题。正是由于土地、住房、建设等部门相关工作的停滞,导致了可以信赖的覆盖全国的房产信息系统的缺失。从施行二套房提高首付、三套房停止贷款等差异化信贷政策以来,可以看到信息不全、定义不准所带来的政策实施弊端。

  真实信息的缺位,必然会导致“谣言满天飞”。于是,不同领域、学术背景不同的专家、学者的信口开河,就成为权威消息来源,而匿名消息来源也一再被媒体滥用,甚至随意捏造消息源。当“谎言的真实”刺激着观望情绪浓厚的楼市时,很多人会“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刘畅)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