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租房者的幸福逻辑:不买不代表对未来没方向
2010-05-21 17:08 作者:薛明 来源:
“至少在今后五到十年的时间里,我不会再考虑买房子的事了”。说这话的姑娘叫夏娟,今年27岁,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的一家门户网站做新闻编辑,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其男友是单位的同事,收入和年龄都与其相当。
按理说,这个年龄段,这种收入的人,理应是所谓的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却不考虑买房子。
曾经:也是“买房积极分子”
就在2008年,刚刚毕业的夏娟却也是一名“买房积极分子”。
“当时想买房子的理由,和大多数女孩子是一样的,就是觉得有房子就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按照自己和男友的年龄,也早已进入适婚年龄,结婚买房子,理所应当。当然,单位的住房公积金比一般的单位都要高很多,我和男友每个月租房的钱,加上公积金,差不多有5000元左右,这个数供房绰绰有余。”
所以,夏娟当时在买房子这事上极为积极,经常在网上浏览房源信息,并实地看过不少房子,当然也看到了一些不错的房源。
但是,在经过一番火热的看房之后,夏娟觉得还是再观望一段时间比较好。
据夏娟介绍,当时犹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能力和当时的经济形势。
“由于我2008年刚刚工作,积蓄有限,而家里能提供的帮助也有限,所以当时如果买总价六七十万元的房子的话,压力稍微大了一些。我当时期望的是总价50万元左右的房子,但这样的房子在2008年已经很难找了。恰恰在这个时候,全球金融危机正酣,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都不太明朗,这也使我相信房价还有继续下行的可能,所以选择了观望。”
谁知这一观望,所谓史上最好的购房时机就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2009年,北京的房价以不可理解的势头,迅速攀升,期间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购房者心理价位向上调整的节奏,远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幅度。经过2009年一年的疯涨,北京的房屋均价很快突破1万元/平方米,并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又跨过2万元/平方米大关,财大气粗的地王纷纷登台唱戏,仿佛不置购房者以彻底绝望不罢休似的。
顿悟:活在当下最实在
房价疯涨,夏娟购房的信念被一点点击垮。
“经过2009年一年的疯涨,现在北京的房市已经进入癫狂状态了。现在只要一有新盘开盘,排号的人都挤破了头。价格没的商量,随便哪个楼盘开盘价不在两万元以上就不罢休,总价不在130万元以上,就别想买到两居的房子,要求全款的也不在少数,开发商也不怕你不买,一堆人等着想买呢!”对此现状,夏娟很无奈。
在疯狂的行情面前,夏娟开始冷静地思考买房子的利弊得失,退出买房大军的想法也由此萌生。
“首先,买房子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要,从这点来看,租房子同样能够实现这一功能,为什么非要买房子呢?”
夏娟目前与研究生同学合租一个两居,总价2800元/月,她每个月为其中的一居支付1500元房租。租的房子让她很满意,从便利性上来说,无论是逛街购物、运动健身还是出行等等,都极为方便,而且房子到单位走路不超过10分钟,而她的工作性质又是经常需要上夜班和加班到深夜,这就使她免遭不少路途奔波之苦,而买房子是很难买到离单位这么近的。
从经济负担上来看,夏娟笑称现在是“每个月只需花1500元,却住在价值140万元的房子里”。的确是这样,夏娟租的房子位于繁华的五道口商圈,且紧邻清华科技园,单价卖到2万元/平方米绝对没问题。所以这个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的确是拥有着140万元的市面价值。
而且,夏娟非常认同一个叫于凌罡的人的一些看法,这个人是北京集资建房的倡导者,尽管其倡导的集资建房活动后来不了了之,但是他的一些想法却很有道理。
于凌罡曾经在他的博客里算过一笔账,这让夏娟看了觉得很受启发。
于凌罡认为,如果在五环范围内买个80平方米的两居,单价2万/平方米,总价160万元。首付48万元,按一般的20年还款期限来算,112万元的贷款,每个月要付高达6880元的月供,20年共支付利息53万元,这还是在首付能够凑齐48万元的前提下来说的。
但如果租房的话,在三环范围内,租一套很不错的两居,4000元/月足够了,尽管未来房租会上涨,但总不至于涨到一般老百姓工资都不够租房的离谱程度,这种事只有买房才会遇到。而且,如果你真的有48万元的首付,即便是定期存款,20年后也有不错的收益,更何况现在相对比较稳健的理财方式有这么多,随便选选,48万元等到你老的时候,就会滚成一笔巨额的养老金,总之,从经济和生活角度考虑,租房远比买房划算。
其次,在夏娟看来,其实很多人买房子,往往是出于一些“杞人忧天因而自我折磨”式的目的,这完全没有必要。尽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远虑过多”的话,就有可能会成为毫无意义的“杞人忧天”,人活在当下最实在。
假设:买了房子又怎样
不买房子,并不代表夏娟对未来没有方向。
“我和男友也考虑过以后结婚生子的问题,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个多大的问题。”夏娟现在租的房子是房东单位的公房,房东目前住在其另一套房子里,所以,只要不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化,这个房子可以相对比较稳定地租下去,这就避免了频繁搬家的情况出现。
而且,夏娟和男友是比较有创意和生活想法的“80后”,所以,大多数人眼里搬家的痛苦,在她们看来,完全是另一种体验。
“搬家没什么不好呀,我和男友都是简约环保主义者,我们的生活用品极其精简且富有创意,所以搬起家来并不难。而且,搬家还可以换一个生活的地方和圈子,重新按照自己的创意简单装饰新家,所以,我们觉得搬家也是一件美好的事。而买房子就不行,注定了你要在一个地方长久的待下去。”
夏娟深信,只要她和男友在好好享受生活的同时,别忘了踏实工作,想要的以及需要的东西,都会有的。
而且,目前来自各方面的新闻,也使得夏娟在深思,即便是咬紧牙关买了房子又怎样?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我国的建筑一般只能持续25~30年”。尽管后来有人出来说,关于仇部长的建筑寿命说,大众和媒体存在误读,因为“仇副部长的意思是批评规划建设没有远见,好多建筑没到使用年限就拆除了,而不是指建筑质量问题。”这起码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你买了房子,也不见得能够行使完合同上所明确的70年的使用权,在公共利益的名义下,重新的规划可能会使你一生积蓄买下的房子,一瞬间化为乌有。
买了房子又怎样?用确定的幸福生活,来换取不确定的房子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感,是极其不划算的一件事。而这也是现实中部分80后对于房子的反思和逻辑。(记者 曾茜)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